大庾经行谩记春,眼看花柳几番新。
不辞白发犹为客,只恐青山也叹人。
去马来牛南北路,风餐路宿利名身。
霎时便是西江境,横浦桥头又问津。

【注释】

过:经过。

谩(màn):随意,任意。

花柳:春光明媚时的花草树木,常用来比喻春天的景色。

为客:做客人。

青山:指山。

利名身:名利地位。

西江:指江西赣江,因流经西面而得名,这里泛指江西一带。

横浦桥头:地名,在江西省赣州市南。问津:打听渡口。津,渡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大庾岭时有感而发的抒情之作。诗人以“过大庾岭”为题,抒写了自己过岭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大庾经行谩记春”,是说自己在大庾岭上漫不经心地走过,只记得春天的景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诗人走过大庾岭,实际上也是写他的人生经历。大庾岭是一条著名的南北通道,诗人在这里行走,可见他已厌倦了仕途生活,渴望离开官场,过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次句“眼看花柳几番新。”写的是诗人看到岭南地区花木繁盛,风景秀丽,心情舒畅,精神愉悦。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写诗人在大庾岭上的所见,实际上是作者自喻其志,暗含对官场生活的不满,表达了自己追求自然之美、人生之乐的理想。

第三句“不辞白发犹为客”,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和对隐居的向往,也体现了他的豁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第四句“只恐青山也叹人”,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叹,意思是说,我害怕自己也像青山一样被人遗忘,不能成就大业。这句诗既表明了他对名利地位的看轻,又反映了他内心的无奈。

第五句“去马来牛南北路”,“去马来牛”是形容山路崎岖难走,行人艰难跋涉的情景。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在南北两路之间行走,经历了千辛万苦,历尽坎坷。

第六句“风餐路宿利名身”,“利名身”是指名利地位。诗人用“风餐露宿”来形容自己的艰苦生活,表现了他远离家乡、四处漂泊的艰辛处境。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名利地位的看轻与淡泊。

第七句“霎时便是西江境,横浦桥头又问津。”“西江”是江西的别称。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刚刚从西江边走过,现在又来到了横浦桥头,准备继续寻找渡口。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又暗示了他仍会回到官场生活之中,无法摆脱功名利禄的束缚。

整首诗通过诗人在大庾岭上行走的经历,表达了他追求自然之美、人生之乐的理想,以及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名利地位的看轻和对隐居生活的期望。同时,诗人还借山水风光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