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乾坤此卧龙,王孙三顾走隆中。
尽多伊吕与王具,剩有汤文下士风。
千载君臣茅屋会,两朝经济霸王功。
欲知丞相平生事,都在开诚与布公。
草庐三顾
万古乾坤此卧龙,王孙三顾走隆中。
尽多伊吕与王具,剩有汤文下士风。
千载君臣茅屋会,两朝经济霸王功。
欲知丞相平生事,都在开诚与布公。
注释:
- 万古乾坤此卧龙:形容诸葛亮的才智和地位像天地一样永恒,他是天下闻名的卧龙先生。
- 王孙三顾走隆中:指刘备三次上山拜访诸葛亮,希望能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事业。
- 尽多伊吕与王具:伊尹、吕尚和王允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辅臣,这里指的是诸葛亮的才能和智慧。
- 剩有汤文下士风:汤武是周武王、周成王,他们以仁德闻名于世,这里是说诸葛亮的品德也像汤武那样高尚。
- 千载君臣茅屋会: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曾三次上山拜访他,希望他能出山辅佐自己,这是千载难遇的机会。
- 两朝经济霸王功:指曹操和刘裕两位英雄豪杰,他们各自建立了强大的国家和辉煌的业绩。
- 欲知丞相平生事,都在开诚与布公:要了解诸葛亮一生的事迹,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够坦诚相见、公正无私。
赏析:
这首诗是对诸葛亮的赞誉之词。诗人从多个角度描绘了诸葛亮的智慧、品德和历史功绩。首句“万古乾坤此卧龙”赞美了诸葛亮的才智和地位,如同天地间永恒的存在。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述了刘备三次上山拜访诸葛亮的情景,以及诸葛亮如何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帮助刘备建立霸业。同时,诗人还提到了历史上其他几位伟大的辅臣和他们的品德,以此来强调诸葛亮的高尚品质。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诸葛亮生平事迹的评价,强调了坦诚相见和公正无私的重要性。整首诗既赞美了诸葛亮的历史功绩,也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