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庐倾盖咨长策,炎烬重然汉业昌。
去就功名方管乐,指挥帷幄失关张。
祁山斩将风云暗,渭水屯师日月光。
不是将军频枉驾,载歌梁甫老南阳。
【注】:
1.草庐:指刘备在荆州的草庐,又称“隆中”或“卧龙居”。2.倾盖:把车盖倒转过来以表谦逊。3.炎烬:大火,比喻战火。4.管乐:管仲、乐毅,战国时期齐国和魏国的相国。5.关张:关羽、张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6.祁山:地名,古战场。7.渭水:古战场,在今陕西渭南一带。8.梁甫:地名,在今山东济宁东南。9.南阳:地名,在今河南南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描写刘备与诸葛亮的交往,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
首联“草庐三顾倾盖咨长策,炎烬重燃汉业昌”,描绘了刘备三次上访诸葛亮的情景,以及诸葛亮为恢复汉室而献计献策的场景,表现了诸葛亮的才智和忠诚。颔联“去就功名方管乐,指挥帷幄失关张”,则进一步展现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刘备最终未能采纳他的建议,这也反映了历史的无奈。颈联“祁山斩将风云暗,渭水屯师日月光”,则描绘了诸葛亮在战场上的英勇形象,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尾联“不是将军频枉驾,载歌梁甫老南阳”,则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也寄寓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感慨。
全诗通过对刘备与诸葛亮的交往的描述,展现了他们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理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