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山堂荫老松,青螺叠嶂作屏风。
此中久住忘名姓,准拟人呼避俗翁。
【注释】:
题画四首
半亩山堂荫老松,青螺叠嶂作屏风。
此中久住忘名姓,准拟人呼避俗翁。
【赏析】:
“半亩山堂荫老松”,这一句是描写画中的景色。诗人以简炼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幽静的画卷。“半亩山堂”是指山中小屋,它掩映在苍翠的松林之中,给人一种清幽宁静的感觉。这里的“荫”字,用得十分巧妙,它既形容了松树郁郁葱葱的景象,又暗示了诗人在此地的生活状态——与自然为邻,远离尘嚣。“老松”,则进一步烘托出这种宁静的氛围。
“青螺叠嶂作屏风”,这是对画中另一处景象的描述。诗人用“屏风”来形容那些连绵起伏、如同青螺一般的山峦,形象生动,富有诗意。这些山峦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之,它们层层叠叠,形态各异,宛如一幅精美的屏风,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此中久住忘名姓”,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的喜爱之情。他在这里生活了很长时间,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和姓氏,完全被这片美景所吸引。这里的“忘名姓”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一句“准拟人呼避俗翁”,则是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描述。他在这幅画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仿佛已经化身为了一位避世的高人。这里的“人呼”指的是世俗的声音和纷扰,而“避俗翁”则是诗人自谦的称呼。他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与外界的隔离,以及内心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画中景物的描绘,将自己对自然、生活的感悟融入到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独特见解——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