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天子征北戎,甲兵耀日旌旗红。
千车万马咸阳道,金鼓喧阗尘蔽空。
儿夫本是良家子,应募仗剑思掳忠。
去年相送都门外,死生决别何时逢。
音书欲寄鸿雁绝,梦魂欲到关山重。
风霜万里黄龙塞,战伐三年青海东。
少时岁月急如箭,镜中绿鬓成霜蓬。
纵图麟阁丹青像,其奈深闺憔悴容。
官家且下轮台诏,将军休勒燕然功。
旋车不独儿夫愿,六军更喜归三农。
【解析】
本题是鉴赏古代诗歌的名句,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我们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时不能只答出原诗的内容,还要写出自己对原诗的情感或观点。答题时注意要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不要只答出诗句即可。如“征妇怨”这一句的大意是:汉军大举北征匈奴,旌旗在日光下闪耀,战马千匹万马,奔驰在咸阳路上,鼓声震天,尘土飞扬遮住了天空。儿子本是良家子弟,也拿起剑来,为保国杀敌,去报效朝廷。去年送儿远行时,生死未知,不知何时才能相见,音信全无,鸿雁传书也断绝;梦里常常来到边关高山上,可醒来却只有孤零零的一人,思念亲人的苦闷,只有梦中才能暂时得到排遣。这首诗表达了征夫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答案】
①首句写天子北征匈奴,气势磅礴。②第二句以夸张手法,描写军队行进途中的浩大声势。③第三、四句写丈夫出征后家庭之苦。④第五、六句写妻子对丈夫生死未卜的担忧。⑤第七、八句写妻子盼望音讯。⑥第九、十句说妻子想托鸿雁带书信,但鸿雁被风雪阻隔而无法传递。⑦第十一、十二句写妻子梦中见到丈夫的悲苦心情。⑧最后两句希望皇帝不要再让将军立功于燕然山。⑨末两句希望征夫早日凯旋而归。⑩全诗抒发征人对妻子的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乐府民歌写的就是汉代征夫从军北征匈奴时,妻子在家思念丈夫的情状。全诗用比兴手法,通过征夫和妻子的对话形式展开,生动表现了征人在征途中的所思所想,以及妻子对征人的思念。
开头两句“汉家天子征北戎,甲兵耀日旌旗红”,写天子北征匈奴,旌旗在日光下闪耀,战马千匹万马,奔驰在咸阳路上,鼓声震天,尘土飞扬遮住了天空。“甲兵耀日”、“旌旗红”等词语渲染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同时也表现出汉军的强大气势。
中间两联“儿夫本是良家子,应募仗剑思掳忠”,写丈夫出征前的情景。丈夫本是个良家子弟,因应募从军而踏上了征战之路。“掳忠”二字表明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去年相送都门外,死生决别何时逢?”这句是说去年送儿远征时,生死未卜,不知何时才能相见。音信全无,鸿雁传书也断绝;梦魂萦绕在边疆高山之间,醒来却只有孤零零的一人。
结尾两句“音书欲寄鸿雁绝,梦魂欲到关山重”,写妻子思念征夫的心情。音信难通,连飞鸿也没有消息传来;梦魂飘荡到边关高山之上,醒来却只有孤零零的一个人。这里用夸张手法,写妻子对丈夫生死未卜的担忧。
最后两句“风霜万里黄龙塞,战伐三年青海东”,写妻子想象征人在边关的艰辛生活。风吹雨打,黄龙塞外的天气十分恶劣;征战多年,丈夫在青海一带的战事连连。这是写征夫在边关的艰难生活状况。
整首诗运用比兴手法,通过对一个征人的妻子对其内心情感的描述,刻画了征夫在征途中的心理活动,反映了当时妇女在战争面前的痛苦与无奈;同时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灾难给人民带来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