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迹衡门下,甘以辞华轩。
立善有遗爱,愿君取吾言。
注释:我隐居在衡门之下,甘愿辞别华美的车轩。我立善有遗爱于人之心,希望你能够采纳我的意见。
赏析:《闲居杂言集陶三十首并序》是陶渊明的作品。此诗是其《杂言诗》组诗中的第二十一首。“寝迹衡门下”,意思是说作者退隐家居,生活清苦。“甘以辞华轩”的意思是说,他乐于辞谢华丽的车驾,表示自己安于清贫的生活。“立善有遗爱,愿君取吾言”的意思是说,他在立善事时有遗爱于人之心,希望你能够采纳我的意见。
寝迹衡门下,甘以辞华轩。
立善有遗爱,愿君取吾言。
注释:我隐居在衡门之下,甘愿辞别华美的车轩。我立善有遗爱于人之心,希望你能够采纳我的意见。
赏析:《闲居杂言集陶三十首并序》是陶渊明的作品。此诗是其《杂言诗》组诗中的第二十一首。“寝迹衡门下”,意思是说作者退隐家居,生活清苦。“甘以辞华轩”的意思是说,他乐于辞谢华丽的车驾,表示自己安于清贫的生活。“立善有遗爱,愿君取吾言”的意思是说,他在立善事时有遗爱于人之心,希望你能够采纳我的意见。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细草东风满宫绿,春色薰人倦装束。 - 诗句翻译: "细嫩的草儿在春风中摇曳,满院都是春天的绿色,春色使人感到疲惫,懒得再打扮自己。" - 关键词注释: - 细草:形容春天草木生长得细软娇嫩。 - 东风:指春季温暖的南风。 - 满宫绿:整个宫殿都覆盖着绿色的草地。 - 春色:春天的气息或景色。 - 薰人:香气让人感觉疲倦、不适。 - 倦装束:形容人因为春色而感到身心俱疲
怨歌行 忆昔事君及笄年,随君问寝姑来前。 梳钗装饰妾未暇,蘋藻辛勤君亦怜。 贫贱为君豁怀抱,比翼连枝两情好。 梁鸿德耀总不如,自谓百年共偕老。 青蝇止棘君心移,能使坚白生磷缁。 妾心如月君不察,妾颜如玉君终疑。 吁嗟薄清似行路,对面相逢不回顾。 昨日恩爱今寇雠,人生莫如妇人苦。 译文: 回忆起当年侍奉君王时,我年纪轻轻,跟随君王一起睡觉。那时我忙于梳理头发和装饰妆容,而您也对我的辛劳表示了怜悯
玉阶怨 秋晚步玉阶,后宫已无暑。 卷帘看双星,含情独不语。 【注释】: “玉阶”:指宫殿中的石级。 怨:怨恨、悲愁。 “秋晚步玉阶”:秋日傍晚在玉砌的台阶上徘徊。 “后宫已无暑”:指宫女们已经没有了夏日的暑气。 “卷帘”:拉开窗帘。 “含情独不语”:有满腔的柔情而独自沉默不言。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全诗以“怨”字为线索,从“怨”字生发开去,层层递进,最后揭示出“怨”的根源在于宫廷的腐朽黑暗。
【注释】 放歌行:抒发自己志向的诗。 不与草木同:不被世人所理解、所认同。 胸中慷慨气吐虹:胸中的抱负如虹,豪气冲天。 经纶:治国之才。 糟粕:指无用之物。 黄金殿:指朝廷。 三挂天山弓:指三次被贬谪。 蹉跎岁月:虚度年华。 昨日少年今老翁:形容自己年过半百,仍为官而忙碌。 万事:一切事情。 世故:世间的人情世道。 浮云变苍狗:比喻世事无常,变化莫测。 逆旅:旅店。 走马红尘三十秋
少年行二首 其二 自谓英豪比信陵,手提三尺事横行。 沙场会有封侯日,跋扈将军未可轻。 注解与赏析: - 自谓英豪比信陵:自认为英姿雄健如同战国时期的信陵君(魏无忌),意指自己有如信陵君般的英雄气概。 - 手提三尺事横行:意味着手握权杖,行事果断,无所畏惧,横行霸道。 - 沙场会有封侯日:在战场上有机会获得功名,成为封侯拜将之人。 - 跋扈将军未可轻:虽然行为跋扈,但不可轻视
征夫词 征夫语征妇,为国使鸡林。 玉帛走万里,冰霜持寸心。 离别不足叹,岁月愁侵寻。 莫怨清路尘,莫赋白头吟。 春□分素手,秋风候归音。 不学秋胡子,戏掷桑中金。 注释: 1. 《征夫词》是一首表达对远征士兵的思念和鼓励他们的诗。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表达了一种情感或景象。 2. “征夫”是指那些为了国家而出征的士兵,“征妇”则是他们的妻子。他们为国家而战,为国家而牺牲。 3. “为国使鸡林”
解析: 1. 诗句释义与注释 a. 芳树曲 - 注释: “芳树”指美丽的树木。“曲”可能暗示其形态或特性,如弯曲或曲折。 b. 芳树秉春茂 - 注释: 这里的“秉”可以理解为“持”或“拥有”,“春茂”则表示春天生长茂盛。 c. 柔柯压槛浓 - 注释: “柔柯”指的是柔软的枝条,“压槛”形容树枝垂挂的样子。整体描述一种繁茂的景象。 d. 叶无浮鸭绿 - 注释: “浮鸭绿”是一种颜色
上之回 上之回,甚盛举。 专内修,御外侮。 敷文德,振威武。 四海同,万物睹。 五星聚,百神祐。 乌孙稽首,单于拜舞。 月氏请降,西域纳土。 麟游郊,凤在圃。 朱草生,紫芝吐。 封疆越唐尧,神功迈夏禹。 持觞寿万年,永为臣民主。 译文: 这首诗是赞美盛世景象的诗歌。它描述了国家繁荣昌盛、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注释】 少年行:乐府《相和歌辞》旧题。二首,这里指第二首。第一首为《长安古意》,今人有以“二首”指第一首之误。 明光宫:在长安城内,是汉代宫殿之一。直庐:直庐,指卫士宿值的官舍。 冠千夫:比喻气魄雄伟。 区区:形容见识小、本领小。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青年勇士报主精神的诗。诗人借写勇士的胆气,歌颂了他们的爱国精神。 开头两句:“朝侍明光夜直庐,少年胆气冠千夫。”意思是说,他早晨在明光宫值班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全诗共五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象征。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烽火连幽并,匈奴屡入寇。 这句诗描述了边疆战火连绵不断的情景,暗示了国家的边境地区常常受到匈奴的侵犯。"幽并"是当时的一个边郡地名,这里的烽火连天,表明了战争的激烈。 抚剑出飞狐,君命所不受。 这里描绘了一位将军挥剑出鞘的形象,他不受君王的命令行事。"飞狐"是一种传说中能够预知吉凶的动物
注释: 1. 谓人最灵智:意为认为他人最为聪明。 2. 卫生每苦拙:意味着保持健康总是很困难。 3. 鼎鼎百年内:指度过一百年的时间。 4. 了无一可悦:意思是没有任何值得喜悦的事情。 译文: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认为他人最为聪明,但保持健康却总是困难重重。我们度过了漫长的岁月,但却没有任何事情是让我们感到高兴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解析】 “世路廓悠悠”:世路宽广,漫无边际。“行行向不惑”:人生道路漫漫,总是向着知天命、不惑的境地前进。“一生能复几”:一个人一生中能有多少个不惑的年龄呢?“且进杯中物”:暂且喝杯中之物,表示自得其乐。 【答案】 闲居杂言集陶三十首并序(选段) 世路廓悠悠,行行向不惑。 且进杯中物
【解析】 “密密堂前柳”一句,点出诗人居住的环境。“久”字是虚词,表示时间的长短,这里指“很长时间”。这两句的意思是:长在屋檐前的柳树,很久了,它还能长得怎么样呢?“谅哉凌霜柏”,意思是说,那棵傲寒的柏树,它的身躯与山石一样坚实而高远。这两句的意思是:屋前长着一棵高大挺拔的柏树,虽然它经受过严寒的考验,但它却能生长得那样高远、挺拔。 【答案】 ①长在屋檐前的柳树,很久了,它还能长得怎么样呢
注释:汲汲鲁中叟,今复在何处。 汲汲:匆忙的样子。鲁中叟:指孔子,孔子晚年住在鲁国。 游好:爱好。 六经:儒家经典,指《诗》、《书》、《礼》、《易》、《乐》和《春秋》。 译文:匆忙的鲁国老者,现在又在哪里呢? 我热爱的是儒家经典,时间久了,道理越加明显。 赏析: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孔子深深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儒学经典的热爱。他以“汲汲”二字形容自己对学问的追求,体现了他对知识渴望的心情
注释:少年时很少有闲情逸致,总是在高树荫下坐着或躺着。那时依靠那些好事的人家,过了一宿就谈清话。 赏析:此诗是作者自序其集陶诗之由来。“少年”,指陶渊明。陶渊明年轻时好学不倦,酷爱读书,常以读书为乐事,但仕途失意,不为世用。他厌恶官场黑暗,弃官隐居田园,过着躬耕自食的生活。此诗反映了他这种生活和思想情趣。 第一句说少年时期,没有闲情逸致,总是呆坐在树荫底下。第二句说有好心的友人常常到访
【解析】 这是一首咏怀抒情诗,诗人以人生如幻化,老少同一死为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虚无的感慨。“不乐复何如,素心正如此”是说:既然生来就没有快乐,那又何必苦苦追求呢!我的心境本来就是这样的。 【答案】 (1)人生似幻化,老少同一死。 译文:人生就像变幻莫测的云雾一样,无论是年迈还是年轻,最终都是死亡。 注释:人生:指人的生命。幻化:虚幻变化。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虚无的感慨。人生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