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始裹头,为国戍边州。
百战屡奏捷,十年不封侯。
古来李飞将,命也谁怨尤。
中夜耿不寐,灯下泣吴钩。
塞下曲
十五始裹头,为国戍边州。
百战屡奏捷,十年不封侯。
古来李飞将,命也谁怨尤。
中夜耿不寐,灯下泣吴钩。
注释:
- 十五始裹头:十五岁开始裹着头巾,这是古代男子的成年礼,表示正式成为战士。
- 为国戍边州:为国家守卫边疆州城。
- 百战屡奏捷:在无数次的战斗中取得胜利。
- 十年不封侯:经过十年的战斗,但没有被封侯。
- 古来李飞将:历史上有很多英勇的将军。
- 命也谁怨尤:命运如此,谁能抱怨呢?
- 中夜耿不寐:深夜里不能入睡。
- 灯下泣吴钩:在灯光下哭泣吴地出产的宝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将士忠诚和辛劳的诗篇。首句“十五始裹头”描绘了士兵们在十五岁时就开始承担起保卫国家的责任。第二句“为国戍边州”,表明他们是为了国家的安宁而战斗。第三句“百战屡奏捷”,展示了他们在战争中取得的多次胜利。然而,第四句“十年不封侯”却透露出他们多年辛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这种反差使得诗人感慨万千,发出了“古来李飞将,命也谁怨尤”的感慨,感叹命运的无常。最后两句则是对士兵的一种安慰,希望他们在深夜不能入睡时,能在灯下哭泣吴地出产的宝剑,以此寄托他们的英雄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将士们的忠诚和牺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