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寒梅已露春,溪边艇子系柴门。
沈郎病后缘诗瘦,朱老家贫只破村。
梦里几回虚怅望,尊前一笑竟忘言。
十年两度真嘉会,更上西楼看白云。
”`
溪上寒梅已露春,溪边艇子系柴门。
沈郎病后缘诗瘦,朱老家贫只破村。
梦里几回虚怅望,尊前一笑竟忘言。
十年两度真嘉会,更上西楼看白云。
注释与赏析
注释:
- 溪上寒梅已露春:指春天来临,寒冷的梅花开始开放。
- 溪边艇子系柴门:形容诗人居住的地方简陋,用木棍绑在门上的小船。
- 沈郎病后缘诗瘦:沈郎指的是唐代文人沈佺期,因疾病后消瘦。
- 朱老家贫只破村:描写朱家贫穷至极,只有一座破败的村庄。
- 梦里几回虚怅望:梦中多次因想念故人而感到惆怅。
- 尊前一笑竟忘言:在酒宴中畅笑,使得言语都忘却了。
- 十年两度真嘉会:这十年间有两次真正的聚会。
- 更上西楼看白云:登上高处向西楼上观望云彩。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朴素的生活场景。首句“溪上寒梅已露春”不仅描绘了早春时节梅花盛开的景象,还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次句中的“溪边艇子系柴门”则通过具体的物品“艇子”(小船)和“柴门”(用木棍绑在门上的简易门),展现了诗人简朴的生活环境。第三句“沈郎病后缘诗瘦”借用了古代文人沈佺期的典故,表达了因长时间患病而导致身体消瘦的状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楚和忧愁。
诗的第四句“朱老家贫只破村”,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家境贫寒,只剩下一座破旧的村庄。第五至七句“梦里几回虚怅望,尊前一笑竟忘言”,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与朋友欢聚时的愉悦心情。最后两句“十年两度真嘉会,更上西楼看白云”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再次与友人相聚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简单生活的哲学思想,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这种风格不仅体现了诗歌的内在美感,也传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感慨。
翻译
溪上寒梅已露春意,溪边停泊的小舟拴在破旧的柴门上。
沈郎(指沈佺期)因病之后变得消瘦,而朱家(指朱朴)家却一贫如洗只剩下破败的村子。
夜梦中我频频地惆怅远望,在酒桌上欢笑使我忘记了所有言语。
在这十年间我们有过两次真正的聚会,我更是爬上高楼望向天空中那飘逸的白云。
解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位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生活状态和他内心深处的感情世界。首句中的“寒梅已露春”不仅是对季节变化的捕捉,也隐喻了诗人从沉寂到复苏的内心变化。次句的“艇子系柴门”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住所的简陋与生活的真实状态。三、四句通过提及历史上的人物,增加了诗句的文化底蕴和深度。五、六句通过描绘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刻的追忆与不舍。第七、八句则转向现实的团聚,展现了诗人对真挚友谊的珍视。整体来看,此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反映出复杂的人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