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秋色富于春,霜露飘香上幅巾。
病眼又酣前度酒,寒花应识暮年人。
三闾赋后谁曾咏,五柳看来迹已陈。
千古清风君独领,肯教篱落负芳辰。
这首诗的译文是:
草堂的秋天比春天还要富饶,霜露飘香上幅巾。
病眼又酣前度酒,寒花应识暮年人。
三闾赋后谁曾咏,五柳看来迹已陈。
千古清风君独领,肯教篱落负芳辰。
注释:
- 草堂:指杜甫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所筑的草堂别墅。秋色富于春:秋季的景色比春天还要丰富。
- 霜露:早晨的露水和夜晚的霜冻。飘香:香气四溢。
- 前度酒:即过去喝的酒。
- 寒花:冬天的花。
- 三闾赋:即屈原的《离骚》。
- 五柳:即陶渊明的“五柳先生”。
- 清风:这里指高洁清雅的气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菊花的诗,诗人以草堂的秋天为背景,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人以“草堂秋色富于春”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草堂周围的秋色之丰富,与春天相比毫不逊色。接着,“霜露飘香上幅巾”一句则通过霜露飘香来衬托菊花的清香,让人仿佛闻到了菊花的芬芳。
诗人用“病眼又酣前度酒,寒花应识暮年人”两句,表达了自己虽然病弱但依然喜爱菊花,同时也借寒花来表达自己的坚韧不屈。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人生晚年的豁达心态。
“三闾赋后谁曾咏,五柳看来迹已陈”两句中,诗人引用了屈原和陶渊明的典故,以此表明自己的才华和品格。同时,“五柳看来迹已陈”一句还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千古清风君独领,肯教篱落负芳辰”两句则是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态度的表达。他希望自己能够像清风一样高洁,不被世俗所累,同时也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像菊花一样坚韧不拔,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