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朝台殿影重重,香霭霏微散碧空。
金液妙存云笈里,玉晨形在宝珠中。
桧生左纽天机契,龙豢前池海脉通。
绿发仙翁披鹿褐,一龛神气与生同。
下小茅峰行平野约四五里入玉晨观
注释:从小茅峰下山,沿着平坦的田野走了大约四、五里路,到达玉晨观。
赏析:《下小茅峰》诗中“小茅”指的是茅岩,茅岩是武夷山九曲溪流经的地方,有“武夷第一胜处”之称,诗人登上茅岩后,看到远处云雾缭绕,景色非常美。
先朝台殿影重重,香霭霏微散碧空。
注释:在茅岩上可以看到先朝的台殿,它们的影子重叠在一起,香雾飘渺地弥漫在天空中。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茅岩上先朝台殿的壮丽景象。台殿在云雾之中显得庄严而神秘,给人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同时,香雾飘渺也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浪漫的氛围。
金液妙存云笈里,玉晨形在宝珠中。
注释:金液在这里指的是丹砂,它被巧妙地藏在云笈里,而玉晨则是指仙境中的神仙,它的形体就像珠宝一样闪耀。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先朝台殿中丹砂与玉晨的敬畏之情。丹砂被视为炼丹的原料,代表着神秘和珍贵;而玉晨则是指仙境中的神仙,他们的形体宛如璀璨的珠宝,令人向往和敬仰。通过对比两者的特点,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仙丹的敬仰之情。
桧生左纽天机契,龙豢前池海脉通。
注释:在左边的岩石上生长着一棵桧树,它与天机相契,象征着天地之间的紧密联系;龙豢在前池中,意味着前池的水系与海洋相连,形成了一条畅通无阻的生命线。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统一。桧树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个生物,与天地之间的自然规律相契合;而龙豢则象征着生命线的延续和发展,暗示着万物生生不息的循环。通过这些形象的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界规律的思考和领悟。
绿发仙翁披鹿褐,一龛神气与生同。
注释:一位白发苍苍的仙人穿着鹿皮衣,他的神气与自然同在。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亲近和崇敬之情。仙人披鹿皮衣的形象给人以淳朴、自然的感觉;而神气与自然同在则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诗人通过对仙人形象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和生命的赞美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