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乃在天之涯,海之角。何以问遗君,赠之白玉璞。
维兹白玉璞,凿出相思心。兹璞倏以烂,我心悠悠日以深。
相思复相思,雠之春蚕丝。春蚕不到死,抽丝无已时。
吾固有情物,物亦有所知。如彼比翼鸟,如彼连理枝。
比翼鸟亦死,连理枝随枯。惟有相思情,乃与天地俱。
朝亦有所思,暮亦有所思。天地会有尽,相思无绝期。

【注释】:

  1. 有所思:有所思念。
  2. 乃在天之涯,海之角:就在天边和海角之间。天涯海角是古代传说中最遥远的地方。
  3. 何以问遗君:用什么来送给你呢?遗君,赠与。
  4. 赠之白玉璞:用白玉璞作为礼物送给你。
  5. 维兹白玉璞:这白玉璞。维,是助词,表示肯定语气;兹,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
  6. 凿出相思心:雕刻出相思的心。
  7. 兹璞倏以烂:这白玉璞忽然腐烂了。倏,通“速”,迅速;以,通“已”,已经。
  8. 我心悠悠日以深:我的心思悠远无边,一天天地变得更加深沉。悠,长久、深远;悠悠,形容时间很长。
  9. 相思复相思,雠(chóu仇)之春蚕丝:相思之情又复又相思,就像春天的蚕丝一样不断。雠,同“仇”,仇恨;春蚕丝,用来比喻情意绵绵不断。
  10. 春蚕不到死,抽丝无已时:春蚕到死丝方尽,春蚕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但抽丝却是永无止境的,比喻相思之情绵长无尽,永无止境。
  11. 吾固有情物,物亦有所知:我有感情的东西,这些东西也有它们的认知。物,指人的情感、思想等精神性的东西。
  12. 如彼比翼鸟,如彼连理枝:像那比翼鸟,像那连理枝一样紧密相依。比喻夫妻恩爱。
  13. 比翼鸟亦死,连理枝随枯:比翼鸟也会死去,连理枝也会枯萎凋零。
  14. 惟有相思情,乃与天地俱:只有相思的感情,才能与天地共存。意思是说,相思之情是永恒的,它不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改变。
  15. 朝亦有所思,暮亦有所思:无论是早上还是晚上,我都有所思念。说明相思之情不分昼夜,无论何时都不会停止。
  16. 天地会有尽,相思无绝期:天地有结束的时候,但我对你的思念却永远不会消失。表达了一种超越生死、永恒不变的深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抒情诗,全诗以真挚深沉的感情表达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首联“有所思,乃在天之涯,海之角。”起笔就点明了自己的思念之情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无论是天边的天涯还是大海的尽头,都充满了自己的思念之情。这是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一种深情的呼唤,表达了对对方的深深思念和牵挂。
颔联“何以问遗君,赠之白玉璞。”则进一步展开了这种思念之情的具体表现。这里用“问遗”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深情厚意,用“赠之白玉璞”来象征自己对对方的真挚情感。这是一种非常浪漫的表现手法,通过赠送白玉璞这一动作,将自己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维兹白玉璞,凿出相思心。”进一步描绘了这份相思之情的深刻和复杂。这里的“相思心”可以理解为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而这种相思之情又是如此强烈和深刻,以至于需要用白玉璞来雕刻出来。
接下来几句“兹璞倏以烂,我心悠悠日以深。相思复相思,雠之春蚕丝。春蚕不到死,抽丝无已时。”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份相思情的深沉和持久。这里的“兹璞倏以烂”可以理解为白玉璞逐渐腐朽的过程,象征着这份相思之情逐渐加深的过程。而“我心悠悠日以深”则是说自己的心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深沉,这种深沉的相思之情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最后几句“吾固有情物,物亦有所知。如彼比翼鸟,如彼连理枝。比翼鸟亦死,连理枝随枯。惟有相思情,乃与天地俱。”则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这种相思之情是与天地共存的。这里的“惟有相思情,乃与天地俱”可以理解为只有这份相思之情才是永恒不变的,它与天地一起存在,不会因为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整首诗以真挚深沉的感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深深思念和牵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