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兀山巅石,隐然狮子眠。
多罗一问后,寒暑又千年。

【注释】

①兀兀:高耸貌。

②隐然:隐隐约约,若有所隐。

③狮子眠:山石上的岩石像狮子一样卧着。

④多罗:即多罗树,又名菩提树,佛教徒常植此树以为纪念。

⑤寒暑:指时间。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多罗树的古迹,表达了诗人对多罗树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简炼明快,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很有艺术价值的咏物诗。

“飞来寺”,是多罗树生长的地方,也是作者题咏之地。“胜景”,这里是指多罗树的美丽景色。“古迹”是说多罗树历史悠久。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对多罗树的历史和传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兀兀”二字,形象地描绘出山巅石头的高耸入云之态;“隐然”二字,则把山石与狮子相比拟,突出了山石的雄伟壮观。这两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把山石与狮子融为一体,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雄健、生动的画面。

“多罗一问后”,意思是说在多罗树下问讯之后。这里的“问讯”一词,既指问路,又含有问候之意。诗人之所以要在这里停下来问路,是因为他知道多罗树生长在飞来寺附近。这句诗通过对问路这一动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多罗树的喜爱之情。

“寒暑又千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经过漫长的岁月,如今已是寒暑交迭、年复一年的时节。这句诗通过对时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多罗树的敬仰之情。同时,这也是对多罗树生长历程的一种赞颂。

【译文】

飞来寺旁风景秀丽的古迹

兀兀的山峰顶端有块石头,隐约间像睡熟的狮子

多罗树上结满了果实,每逢寒暑交替又过了一千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