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阳自古称嘉地,老死何曾饿杀人。
白日不堪风景恶,青山谁计髑髅春。
【注释】莆阳:今福建莆田一带。嘉地:美好的地方,这里指好地方。何曾:不曾。老死:终年。计:算。髑髅(dúlóu):人的头部骨头,这里比喻人死后的骸骨。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之作。诗人从莆田的风俗写起,赞美了莆田人民淳朴善良的品性。后二句以景作结,抒发诗人对世事的感慨。诗中运用典故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莆阳自古称嘉地,老死何曾饿杀人。
白日不堪风景恶,青山谁计髑髅春。
【注释】莆阳:今福建莆田一带。嘉地:美好的地方,这里指好地方。何曾:不曾。老死:终年。计:算。髑髅(dúlóu):人的头部骨头,这里比喻人死后的骸骨。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之作。诗人从莆田的风俗写起,赞美了莆田人民淳朴善良的品性。后二句以景作结,抒发诗人对世事的感慨。诗中运用典故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在南宋时期的作品。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陆游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下是逐句解释: ``` 与方山黄公 ``` 译文: 与方山黄公相见,谈论世事。 赏析: 此句表达了作者与方山黄公的见面情景,可能是在一次社交场合或文人雅集上的交流。 ``` 上有高天下有地,前者古人后万世 ``` 译文: 上有高山之志,下有土地之实,前人已为世人树立榜样,后人将继承这些遗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题两山手卷 壶公卓落三千丈,谷城嵯峨屹相向。 山前沧海尽桑田,一望平川豁如掌。 道人结屋两山中,日日还登两山上。 一茎苍玉过眉长,小制山巾玄鹤氅。 放歌倦憩古松阴,洗药近闻百泉响。 有时兰水弄扁舟,落日孤蒲横两桨。 人生淡荡自可怜,富贵倘来安所强。 世间衢路转嵚崎,物外乾坤自弘敞。 昨来寄我新诗篇,句带烟霞色苍莽。
【注释】 武昌:今湖北鄂州,古称武昌。景范亭在鄂州城南。大荒:指旷野。朝霏夕霭:早晨的云雾和傍晚的云气。苍苍:青色。 【译文】 武昌的群山消失在何处?江海茫茫,烟雾弥漫。 景范高亭依凭大荒原,早晨的雾霭晚上的云气,笼罩着青色的天空。 高高的景范亭中,思绪古来已很久,那亭中的人们应该已经满头白发。 结交了海内所有的豪杰英豪,慷慨激昂从未接过酒杯饮酒。 石溪是张子吾的故人,昨日从楚州江滨回来。
诗句注释: 1. 与笔峰赠别:我送你离开。 2. 昨日迎君南山南,今日送君北山北。:昨天你到南山,今天你要去北山。 3. 五日十日留使车:五天十车让你留下。 4. 千山万山动行色:千里万里的山峦都在为你的行动而改变颜色。 5. 二十峨冠登汉朝:你二十岁时戴着高冠(官帽)登上了汉朝朝廷。 6. 三十金带光横腰:你三十岁的时候腰间佩着黄金的腰带。 7. 四十煌煌将使节:你四十岁时,威仪辉煌
尤川古邑佳山水,双峰耸立清流澈。 地远民风淳朴闲适,渔钓隐逸多君子。 薄游已作二十年期,只今魂梦长依依。 扁舟欲往关山阻,一雁不来音信稀。 极目溪云拥溪树,君游此地曾游否? 漫题短句送君行,直把愁心向君去。 地主竹坡好弟兄,论交结识有旧情。 班荆坐爱苍苔暖,携手时闻寒玉鸣。 一从放逐更多病,寂寞郊扉掩芳径。 摧落平生四海心,真如絷骥气空横。 君到尤中见故人,为余传语寄情亲。 木兰烟水壶公月
【注释】 方山:即指晋代诗人陶渊明,字元亮。方山黄公:指陶渊明的好友,也是他的朋友和老师,名不详,号方山居士。重君意气心相知:意思是看重你志向和气节而相互了解。甘棠春雨:比喻恩惠像甘棠树一样生长在春天的雨中,用来比喻君主给予的恩惠。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方山黄公的深厚友谊以及对他的美好祝愿。 第一句“羡君忠信心不欺”,表达了作者对黄公的羡慕之情,因为他忠诚不渝
【注释】 长安:古都。高黄:指高官显贵。圣主:皇帝。金门客:指金门学士,即在朝廷中任职的文人。小臣:自谦之词。良臣:贤良的大臣。曲学:不合时宜的学问。曾:通“承”。 期:希望。死弃:死后抛弃。分宜:地名,这里借指邵仲德的家乡。生还:活着回来。苍威:皇恩浩荡。菑畬:山泽。妻儿耕:隐居山林,耕种自给。壮心:雄心壮志。丹枫:红叶。青草:指草木。 南去:指到南方去。缘何:为什么。万壑:指无数山涧。东溟
古松 谁将茧素刚一尺,写出寒松千丈直。 高枝多半入白云,眼前夭矫苍虬立。 鳞甲振奋掌爪撑,左拿右攫令人惊。 划然霹雳欲飞去,动地波涛风雨声。 注释: 1. 茧素:蚕丝,这里用来比喻树木的枝条。刚一尺:刚刚弯曲成一尺的样子。 2. 寒松千丈直:形容古松的树干高大挺拔,直插云霄。 3. 高枝多半入白云:形容古松的枝条高耸入云,仿佛与天空相连。 4. 眼前夭矫苍虬(qiú)
注释: 君往湖南访旧游,沧波放棹洞庭秋。 你前往湖南去拜访老朋友,乘着船在洞庭湖上泛舟赏景。 楣间琬琰庶无恙,从君一上岳阳楼。 门楣之间珍藏的玉器大概还完好无损,我随着你一起登上岳阳楼。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首句“君往湖南访旧游”,点明了诗人和友人即将分离,诗人将前往湖南拜访老朋友;次句“沧波放棹洞庭秋”描绘了诗人乘船在洞庭湖上泛舟的情景
岁暮山中的即景诗 其三此树也容易种植,但瘦瘠的地面难以使它春天开花。 铁骨抱奇石,隔年掩没在荒草里。 群鸟噪叫寒枝上,憔悴依附霜竹。 栽培它不遗余力,它却属于他时。 甘愿与树木石头相伴居,谁不是草莽之臣呢? 注释: 1.岁暮山中即事 其三:指作者在岁暮之时所作之诗。 2.亦:也。 3.易种:容易栽种。 4.瘦地:瘦土。 5.为春:成花。 6.抱奇石:抱住奇形怪状的石头。 7.翳:遮蔽。 8
【注释】壶公山:即湘南的壶头山。竞渡:古代一种赛龙舟的活动,在端午时举行。端阳:农历五月初五,也即端午节。吊古:吊屈原。 【赏析】 “观竞渡和韵”是诗人对端午赛龙舟活动的观感。“竞渡”二字说明活动的规模,场面十分热闹;而诗人的感慨却出之有情,他既为竞渡所吸引,又因屈原而动情,所以诗中既有对竞渡场面的描述,又有对屈原的追悼。 首句写竞渡的热烈场面,“作”字表明作者不是被动观看而是主动去参与其中
注释: 乙巳年,指南宋理宗宝年间。春夏间,指农历四月、五月。民饥更甚,意谓连年战乱后,人民生活更加贫困。老农述此,意谓老农叙述这些情景。箫鼓,古代乐器。划船,泛舟。士女,指男女青年。如云,形容众多。白苎(zhú),白色细绢。鲜,鲜艳。青青河畔草,青青的河边草。遗孩,被父母抛弃的孩子。何处,哪里。噪乌鸢(yuān),使乌鸢发出叫声。乌鸢,即鸢,猛禽,也作“鸢”。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
诗句原文: 欢情旧事空回首,死别生离愁奈何。 译文注释: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朱浙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述了民饥时期老农对过去欢乐时光的回忆和对死亡离别的悲伤。 赏析: 朱浙的《乙巳春夏间民饥更甚老农述此》通过描绘农民面对饥荒时的无奈生活,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生存困境。诗中,“欢情旧事空回首”反映了老农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但现实的苦难让他们只能默默承受
【注释】 春来感事:春天来了,感慨时事。 乱纷纷:指战乱纷起。 恶少横行动作群:凶横残暴的小人猖獗横行,祸害百姓。 赖得黄堂贤太守:幸亏有位贤能的太守。 隐然威望压江氛:隐隐约约的威严威慑了长江之滨的氛气。 【赏析】 《春来感事》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春天。当时唐肃宗正想收复长安,但朝内一片混乱,宦官、藩镇、地方官吏互相勾结,争权夺利。作者在成都草堂闲居之时
【注释】 寄:寄托。行津:渡口。麦舟:即“扁舟”,小船。何轻易:怎么轻易得来? 【赏析】 这是一首怀才不遇的诗。首句写自己寄身异地,飘泊不定;颔联写远行无定处,不知何时才能找到渡口;颈联写自己的抱负和对今人的不满,认为他们未必有古人高尚的品德。 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的飘零漂泊之苦。开头用“数口”二字表明自己家人口多,而寄居之地又是海滨,所以生活艰难,处境孤苦。“数口”是说家中人口多,不是只有两口人
注释: 题三洲章先生小景:这是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三洲章先生居住之地的宁静与美丽。 海上丹山碧树村,依稀风景似桃源。在遥远的海上,有一座被丹砂染红的山峰,山下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村庄。这里的风景宛如人间仙境,让人仿佛置身于桃花源中。 春深古路无来往,负崦人家静闭门。春天到来的时候,这条古老的道路上没有人来往,只有那些隐居山林的人家静静地关门闭户,过着平静的生活。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