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五月乱纷纷,恶少横行动作群。
赖得黄堂贤太守,隐然威望压江氛。

【注释】

春来感事:春天来了,感慨时事。

乱纷纷:指战乱纷起。

恶少横行动作群:凶横残暴的小人猖獗横行,祸害百姓。

赖得黄堂贤太守:幸亏有位贤能的太守。

隐然威望压江氛:隐隐约约的威严威慑了长江之滨的氛气。

【赏析】

《春来感事》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春天。当时唐肃宗正想收复长安,但朝内一片混乱,宦官、藩镇、地方官吏互相勾结,争权夺利。作者在成都草堂闲居之时,因国事日非而感慨万千。这首诗就是他写于此时所作。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去年战乱之苦和今年乱事之盛;第三句写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有忧国之志;后两句则抒发忧国之情。

“去年五月乱纷纷”,是说去年这个时候,正是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乱纷纷”三字写出了战乱频繁的情况。

“恶少横行动作群”,“恶少”即凶暴无赖之人。“动作群”即到处逞凶斗狠,残害人民。“动作”一词,既指他们到处为非作歹的行为,也指他们嚣张跋扈的气焰。

“赖得黄堂贤太守”,“赖得”是庆幸的意思,意思是说幸好有一个贤明的太守在任上。“黄堂”是汉代尚书台所在地,汉制,尚书台长官称为“尚书令”,其官署称“黄阁”。后来人们把尚书台长官或高级官员的府第称为“黄堂”。“贤太守”即贤能的太守大人。

“隐然威望压江氛”,意思是说这位贤能的太守大人威德显著,足以震慑江边一带的邪恶势力。“江氛”即指江边的邪恶势力。“压江氛”即压制着江边的邪恶势力。

这首诗从时间上看是作于大历三年春天。当时朝廷内一片混乱,宦官、藩镇、地方官吏相互勾结,争权夺利。杜甫在成都草堂闲居时,常以忧时自勉。这首诗就是他在草堂闲居时所写。诗人用“乱纷纷”和“江氛”等词语,形象地描绘出当时战乱频繁和邪恶势力嚣张的社会现实。然而,他又没有完全沉没在这种黑暗的现实之中,而是以一位贤能的太守来象征正义力量,表达了他的忧国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