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钟残北斗斜,蓟门烟树客京华。
侧身戎马经过地,明月凄凉听暮笳。
【注释】
野寺:郊外的寺庙。
残:指寺院的钟声已断。北斗斜:指北斗星斜挂在天边,天色将晚。蓟门:古时称北京为蓟门。蓟门烟树客京华:蓟门的烟树,象征着京城的繁华。
侧身:身体倾斜。戎马:战事、军事活动。经过地:经过的地方。
明月:明亮的月光。凄凉:冷清而寂寥。听暮笳(jiā):听到傍晚的号角声。笳:古代的一种乐器。
【赏析】
这是一首写羁旅乡思的诗,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诗人在蓟门一带,夜宿野寺,看到残阳落照,北斗高悬,想到故乡的明月和亲人,不禁感慨万分。
首句“野寺钟残北斗斜”,描绘出一幅苍茫辽远的边塞风光。夕阳西下,残阳如血,天边的北斗星也渐渐西斜,夜色已浓,寒意渐起。这样的景色,给人以孤寂、凄凉之感,为后两句所抒发的羁旅乡思之情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句“蓟门烟树客京华”,进一步点明地点,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蓟门,即蓟州,今天津市蓟县;烟树,既指蓟州的山色树木,也代指家乡的草木。诗人身处他乡,远离故土,看到蓟门的山色树木,自然联想到自己漂泊在外、思念家人的情景。
第三句“侧身戎马经过地,明月凄凉听暮笳(jiā)”,更是直抒胸臆,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戎马,指战争,这里暗指边关的战事。经过地,即经过之地,指作者所在的边关。明月,明亮的月光。凄凉,冷清而寂寞。暮笳,傍晚吹的号角声。这一句写出了作者身处战乱之地,只能侧卧身子,仰望着皎洁的明月,聆听着凄凉的号角声,内心感到十分凄冷与孤独。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幽深。它通过写景来抒情,情景交融,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全诗没有华丽的词藻,却能深深地打动人心,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