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像佛头,又如抹青黛。常疑路不通,遥遥削天外。
白鹤飞去杳不双,明霞泼天红映江。春风几点桃花雨,欲渡前溪问小艭。
望西山诗句解析
赏析与理解古代诗歌
- 诗句原文
白鹤飞去杳不双,明霞泼天红映江。春风几点桃花雨,欲渡前溪问小艭。
- 诗句翻译
白鹤独自翱翔不见踪影,天空被晚霞染成了一片红色。春风拂过,带来了几滴细密的桃花雨,我站在前溪边,想要渡过这条小舟去询问小艭船夫。
- 词语注释
(1)西山:这里指远处的一座山,也象征着不可及的美好。
(2)佛头:佛教中的佛像头部,此处用来比喻山上的山峰或树木。
(3)抹青黛:形容山色如墨绿色般深邃。
(4)路不通:表示山路曲折,难以通行。
(5)小艭:一种小船,通常用于水上运输,这里特指那条即将要渡河的小舟。
- 诗意赏析
诗中通过对西山、白鹤和桃花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之情。通过“白鹤飞去杳不双”一句,诗人展现了一幅孤独而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体会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而“春风几点桃花雨”则将春天的温暖带入诗中,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最后通过“欲渡前溪问小艭”一句,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想要探索未知的愿望,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 文化背景与历史意义
此诗作于明代,是诗人对远在郊区的一处山峦所进行的描写。西山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景观成为了诗人心中的圣地。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他们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 艺术特色分析
(1)意境深远: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自然之中。
(2)意象鲜明: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富有象征意义,如“白鹤飞去杳不双”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而“明霞泼天红映江”则传达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3)韵律和谐:诗的节奏紧凑,韵脚清晰,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 主题思考
我们可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人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人也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理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自然与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