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深处暂逃名,舆羽钩金别重轻。
能勿忘时须勿助,既无将处亦无迎。
曾参属纩且易箦,子路蹈危还结缨。
不是苍天与良弼,筑夫那出为调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诗中运用了典故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下面是逐句解释:
- “碧山深处暂逃名,舆羽钩金别重轻。”
- 碧山:通常指青山,这里可能指的是隐居之地。
- 暂逃名:暂时避开名声的纷扰。
- 舆羽钩金:比喻追求名利的诱惑。
- 别重轻:分别看重轻重。
- “能勿忘时须勿助,既无将处亦无迎。”
- 能勿忘时:能够时刻保持警惕,不忘时事。
- 须勿助:需要不要助长。
- 既无将处:已经没有可以依靠的地方。
- 亦无迎:也不要迎接。
- “曾参属纩且易箦,子路蹈危还结缨。”
- 曾参属纩:曾参病重,气息微弱。
- 易箦:换床,这里比喻放弃或放弃一切。
- 子路蹈危:子路在危险中仍不退缩。
- 还结缨:回到原位,不再改变。
- “不是苍天与良弼,筑夫那出为调羹。”
- 苍天:比喻命运或天意。
- 良弼:贤良的辅佐。
- 筑夫那出为调羹:比喻不能出仕做官,而是在家做好家务,调和生活。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圣贤的故事进行引用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和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看法和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