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荆公法屡更,民愁何处有坚城。
阴阳交处世常泰,律吕调时音自鸣。
积货共知为毒手,伐辽谁识是深情。
庸医错用乌头药,万死无能见一生。
【注释】
- 倾国(wēn guó)荆公:指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思想家,封荆国公。
- 民愁何处有坚城:百姓忧愁的地方哪里有坚固的城防?
- 阴阳交处:阴阳两界交界之处,这里比喻朝廷和民间。
- 律吕调时音自鸣:用律吕(古代音乐理论中的概念,指音律的和谐)调节社会,自然会产生美好的声音。
- 积货共知为毒手:积累财富的人被世人认为是害人的手。
- 伐辽谁识是深情:讨伐辽国,谁能识别那是对国家的深情厚意?
- 庸医错用乌头药:庸医误用了乌头这种毒药。
- 万死无能见一生:即使死了一万次也见不到一次真正的生命。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五年(西元一〇七二年)所作。《四部丛刊》影印宋刊本《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八收有此诗,题作“和王荆公”,并注明是和“元丰二年”所撰之诗。按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曾遭贬谪,其晚年多感慨悲愤之语,此诗正是其一例。
首联写王安石变法,使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而百姓却不知道他的真实用意,认为他是奸臣。颔联写阴阳交错,世事常泰;律吕调和,自然和谐。颈联写积累财富的人被视为害人之徒;讨伐敌人,人们却不知其中含着深意。尾联写庸医治病,误用毒药,即使死了一万次也见不到一次真正的生命。全诗以议论为主,表达了诗人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