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啸清秋,怜君复远游。
丹已寻勾漏,药自采罗浮。
老骥怀千里,名山动四愁。
何时归故国,访我白蘋洲。
注释:
竹里啸清秋,怜君复远游。
在竹林深处呼啸着秋天的声音,可怜你又要远游他乡。
丹已寻勾漏,药自采罗浮。
你已经寻找到了长生不老的丹药,自己采集了罗浮山的灵芝。
老骥怀千里,名山动四愁。
老马渴望奔驰千里,名山引起人们的忧愁。
何时归故国,访我白蘋洲。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拜访我白蘋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友人张证性之粤时写下的赠诗。全诗以“送别”为主题,但并不直接描写离情别绪,而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厚友谊和美好的祝愿。
首句中的“竹里啸清秋”,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竹林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凉的秋日之中。而第二句中的“怜君复远游”,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感伤之情。诗人同情友人远行辛苦,但又不得不远行,因此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悲伤。
接着诗人写到:“丹已寻勾漏,药自采罗浮”。这里的“丹已”和“药自”都是指药物或灵丹妙药,诗人通过写自己已经找到了这些可以延年益寿的药物,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祝福与关心。同时,这也暗示了友人此行可能是为了寻找长生不老的方法。
诗人用“老骥怀千里”来比喻友人像一匹老马一样胸怀壮志,渴望驰骋天涯;“名山动四愁”则形容朋友离开后,名山之间弥漫着一种令人伤感的气氛。
最后一句“何时归故国,访我白蘋洲”,则是诗人对友人最深情的期待。诗人希望好友能够早日功成名就,回到祖国,并来到自己居住的地方——白蘋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期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