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黄推上佐,曾识汉庭名。
北海春初暖,南山月正明。
家传金粟盛,官比玉壶清。
一自条风起,讴歌处处声。
注释:
寿夏司马:对夏司马的敬称。
龚黄推上佐,曾识汉庭名:龚胜和黄霸被推举为朝廷高级官员,曾经在汉廷做过官。
北海春初暖,南山月正明:指北海郡的春天已经到来,月亮也明亮起来。
家传金粟盛,官比玉壶清:家中世代相传着黄金粟米,官位比玉壶还要清白。
一自条风起,讴歌处处声:自从有了“条风”,到处都在歌唱赞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给夏司马祝寿的诗。全诗四句,每句五字,韵脚相同。前两句写夏司马的出身、才能和成就;后两句赞扬他的廉洁奉公的精神。
第一、二句,点出夏司马的身份,并从他的经历中,概括他的才华。“龚黄推上佐”,“上佐”是古代官名,相当于后来的宰相或尚书令;“曾识汉庭名”,指的是龚胜和黄霸,他们曾任汉朝的高级官职。龚胜(?——31年),字伯况,山阳陈留人(今河南淮阳)人。东汉初,任谏大夫,反对光武帝封诸王为侯,主张削弱诸侯封国的权力。后因事下狱自杀。黄霸(公元前206—前57年),字文高,颍川郡平丘县(今河南省临泉县东南)人。西汉时期大臣。历任颍川太守,丞相司直,御史大夫等职务。他为人谦恭有礼,待人诚恳厚道,办事公道无私,深受百姓爱戴。
第三、四句赞颂夏司马的品质。这两句以北海郡的春天和南山的月色作为喻体,来比喻夏司马清廉正直。“北海春初暖”中的“北海”即指北海郡,位于今山东东平县西北。这里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夏司马清廉正直的赞誉。“南山月正明”则进一步描绘了夏司马清明的政治风貌。
最后两句则是赞扬其为官清廉正直,公正无私。“家传金粟盛”意谓他家世代相传的是黄金粟米,这是用来形容夏司马家贫而志坚,清廉如故。而“官比玉壶清”则是指夏司马官运亨通,清廉如玉壶,比喻其官位清白高洁。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主人公的赞颂,表现了诗人对清廉正直品质的向往和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