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尊开别墅,慷慨命吾徒。
子夜吴歌啭,阳春郢调孤。
凌云名不薄,醉月气何粗。
栗里风流在,重过有酒无。

【注释】

清尊:指美酒。别墅:别致的住宅。从甫:诗人的朋友名。草堂:指宗谦(字子美)的别墅。宗谦曾作过集贤校理,与杜甫友善。子夜吴歌:乐府曲调名。阳春郢调:楚调,相传楚人善歌。凌云:指宗谦的家。名不薄:名声很大。醉月气何粗:喝醉了,气势多么豪放啊?栗里:在今四川江油县西南。风流:有才情。重过:第二次经过。

【赏析】

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安史之乱平定后,杜甫流寓成都,曾与宗子昂、李龟年等人游赏宗谦的别墅,即《同游宗谦集马从甫草堂作》。此诗即是杜甫于上元二年(761)秋至成都时所作。全诗四联,首联叙事,颔联写景,颈联议论,尾联抒情。

第一联“清尊开别墅,慷慨命吾徒”。首句点明聚会时间,是秋天的一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次句写聚会的目的,是开怀畅饮,激励同伴们振奋精神。这两句是全诗的纲领,领起以下四句。

第二联“子夜吴歌啭,阳春郢调孤”。“子夜”是指汉成帝刘骜时改“夕曲”为“子夜”,“吴歌”指汉代流行于江淮一带的民间歌曲,这里泛指南方地区的民歌。“阳春”是楚国最古的歌曲。“郢调”指楚地歌曲。两句用对仗手法描绘宴会上的两种音乐风格。

第三联“凌云名不薄,醉月气何粗”。前一句用典,说宗谦的家学渊源深远,声名显赫。后一句写酒兴大发,豪情满怀。

第四联“栗里风流在,重过有酒无?”“栗里”指春秋时齐国的贤士颜渊居里,后人遂以“栗里”代称隐者所居之地。末句写重游此地时感慨之情。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所作,当时他因避兵乱而暂居于此。作者在诗中通过描写宴会上的歌舞和饮酒情景以及宴会后的感触,抒发了自己对宗谦及其友人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