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沙传道岁星徂,国士潸然泪欲枯。
邺下文章身后振,山阳风雨笛中孤。
愁深彭蠡来寒雁,梦绕苕溪噪夜乌。
一束生刍人似玉,凭君磨镜赴长途。
和柯尧叟哭方伯徐子与之作
龙沙传道岁星徂,国士潸然泪欲枯。
邺下文章身后振,山阳风雨笛中孤。
愁深彭蠡来寒雁,梦绕苕溪噪夜乌。
一束生刍人似玉,凭君磨镜赴长途。
注释:
龙沙:指北方边塞之地,这里泛指边疆之地。
岁星:古人认为岁星(木星)是吉祥的象征,所以有岁星徂(逝去)的寓意。
国士:对有才能的人的美称。
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眼泪快要流下来的样子。
邺下:指邺都(今河北临漳县),古代的都城所在地。
山阳:指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市淮阴区山阳镇)。
彭蠡:古地名,在今江西鄱阳湖一带。这里借指边塞之地。
苕溪:苕溪水,在浙江湖州西南,又名苕水或苕泽。这里指吴地。
砺:磨刀石,引申为磨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柯尧叟为悼念他的朋友、友人的好友徐子与而作的。徐子与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离世让周围的人都非常悲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徐子与的深深怀念和对其一生成就的认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龙沙传道岁星徂,国士潸然泪欲枯。”通过描述徐子与去世的消息传到边疆之地,以及诗人听到这个消息时的反应,展现了徐子与的英名远扬、影响深远,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听到噩耗时的悲伤情绪。
颔联“邺下文章身后振,山阳风雨笛中孤。”则从文学成就的角度赞扬了徐子与的才华,说他的文学作品流传后世、影响深远,同时描绘了他独自面对风风雨雨、孤独凄凉的生活环境。这两句既表现了徐子与的文学成就,也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凄凉,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哀婉之情。
颈联“愁深彭蠡来寒雁,梦绕苕溪噪夜乌。”则从自然景观的角度描绘了徐子与的生活环境。彭蠡之秋,寒雁南飞;苕溪之畔,夜鸟鸣叫。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徐子与所处的荒凉自然环境,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尾联“一束生刍人似玉,凭君磨镜赴长途。”则从友情的角度表达了诗人对徐子与的深切怀念。他用“一束生刍”比喻徐子与生前的友谊,用“人似玉”赞美他的人品高洁,最后以“凭君磨镜赴长途”表达了诗人希望徐子与能够在人生旅途中保持清醒头脑,勇往直前的决心。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徐子与的思念之情,也寄托了诗人对他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