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招隐小山东,岂为淮南桂树丛。
合浦珠还偏按剑,苍梧鸟尽却藏弓。
高阳官罢名逾起,哀郢歌残思不穷。
藻鉴纵教遗五咏,七贤早已重山公。
和郑观察士元闻报述怀
谁家招隐小山东,岂为淮南桂树丛。
合浦珠还偏按剑,苍梧鸟尽却藏弓。
高阳官罢名逾起,哀郢歌残思不穷。
藻鉴纵教遗五咏,七贤早已重山公。
逐句释义:
- 谁家招隐小山东: 询问何人隐居在风景如画的山东,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好奇。
- 岂为淮南桂树丛: 表达一种疑问,是否真的像淮南的桂树丛一样引人瞩目。
- 合浦珠还偏按剑: 形容某人刚从海外归来,手中握着珍贵的宝物(可能是珠宝),并以此象征其归来时的荣耀和使命。
- 苍梧鸟尽却藏弓: 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画面,象征着英雄末路,或是隐退后的宁静生活。
- 高阳官罢名逾起: 描述了官员卸任后重新恢复名誉,或获得更高的荣誉。
- 哀郢歌残思不穷: 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思念之情,即使歌曲已断,但内心的情感却永无止境。
- 藻鉴纵教遗五咏: 即便才华被遗忘,也依然能留下美好的记忆。
- 七贤早已重山公: 提及历史上著名的七贤,意指自己或他人虽已不在,但他们的影响和地位仍然不可忽视。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句勾勒出人物形象及其内心世界。首联“谁家招隐小山东”带出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渴望;“岂为淮南桂树丛”则透露出诗人对名利看得很淡,宁愿归隐山林。颔联展现了人物的豪迈与决断,体现了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壮。颈联则转向人物的内心世界,描绘了卸下官职后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尾联则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美。整首诗通过对人物心理和行为的描述,展示了丰富的内涵与深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