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玺何年谢九重,亭开濮水寄仙踪。
池边白帻迎山简,坐上青尊对李邕。
秋老郊原云气薄,菊明台馆露华浓。
不禁飞动谈诗兴,遮莫孤城起暮钟。

李伯承招集北郭别业同杨道行作

尚玺何年谢九重,亭开濮水寄仙踪。

池边白帻迎山简,坐上青尊对李邕。

秋老郊原云气薄,菊明台馆露华浓。

不禁飞动谈诗兴,遮莫孤城起暮钟。

注释:

  1. 尚玺:指古代帝王用玉或金制成的印玺,这里比喻诗人的才华和地位。
  2. 谢九重:指辞官退隐,远离朝政。
  3. 亭开濮水:濮水是古代一条河流,这里以“亭开濮水”比喻诗人的生活环境或心境。
  4. 山简:指东晋时期的文人王徽之,他曾经辞去职务隐居山林。
  5. 李邕: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与杜甫有深厚交情。
  6. 秋老:指秋天到来时,景色逐渐萧瑟。
  7. 台馆:指皇家园林中的楼阁。
  8. 飞动:形容诗人心情激昂,如飞马奔驰。
  9. 遮莫:意为“暂且”,表示一种无奈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是李伯承在北郭别业招集杨道行共同创作的作品。全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创作的热忱。

首句“尚玺何年谢九重”,以“尚玺”自比,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和地位的自豪。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和厌倦,渴望远离朝政。

第二句“亭开濮水寄仙踪”,以“亭开濮水”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和心境。濮水是一条流淌在山间的清泉,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然。这里“寄仙踪”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池边白帻迎山简”,以“白帻”形容山简的形象,突出了其潇洒、超脱的气质。而“池边”则暗示了诗人身处的自然景观,与友人相会的情景显得格外温馨。

第四句“坐上青尊对李邕”,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的场景。李邕作为唐代的文学巨匠,与杜甫有着深厚的交情,这里的“青尊”象征着高雅的饮酒文化,而“对李邕”则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重视和珍视。

第五句“秋老郊原云气薄”,则转向描写秋季的景象。“秋老”表明季节的变迁,而“郊原”则展现了广阔的自然景观。“云气薄”则传达出秋天特有的清爽和宁静。

第六句“菊明台馆露华浓”,则转向室内的景致。这里的“台馆”指的是皇家园林中的楼阁,而“菊明”则描绘了菊花盛开的美丽景象。“露华浓”则强调了露水的清新和滋润,与前面的自然景象相互呼应。

最后一句“不禁飞动谈诗兴,遮莫孤城起暮钟”,则是诗人抒发内心情感的句子。“飞动谈诗兴”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激情。“遮莫孤城起暮钟”则以“孤城起暮钟”象征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关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