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吹雁客辞家,厌说东篱菊正华。
几度寒云生古渡,半江落日澹平沙。
范丹不问尘中甑,潘岳偏愁鬓里华。
妒杀旧游诸侠少,月明何处听琵琶。

慷慨行歌向越州,故人临别问刀头。

酒醒马上钟山暮,叶落帆前岊水秋。

衣化缁尘寒未改,珠怀明月暗谁投。

注释:

  1. 慷慨行歌向越州:意指我怀着豪情壮志,向着越州方向前进,唱着激昂的歌曲。
  2. 故人临别问刀头:表示在分别之际,朋友关心地问我的刀是否锋利。
  3. 酒醒马上钟山暮:表示酒醒之后,看到钟山在夕阳下显得更加美丽。
  4. 衣化缁尘寒未改:表示即使衣服被染黑(代表贫穷),但寒冷并未改变。
  5. 珠怀明月暗谁投:表示虽然心中有像明月一样明亮的情感(暗指理想或希望),但无人能够理解。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佘翔的作品《舟中寄别诸同社》的第一句,全诗通过描绘北风吹雁、寒云、古渡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句“北风吹雁客辞家”,以秋风起雁南飞的景象开篇,象征着作者即将离开故土,踏上新的旅程。“厌说东篱菊正华”则反映了作者对菊花盛开的美景感到厌倦,也许是因为旅途劳顿,心情沉重,不再对美好事物感兴趣。

接下来的诗句中,“几度寒云生古渡,半江落日澹平沙”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色,寒云和落日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忧郁。“范丹不问尘中甑,潘岳偏愁鬓里华”则引用了古代两位文人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名利看淡的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容颜易逝的忧虑。

最后两句“妒杀旧游诸侠少,月明何处听琵琶”,则是对离别之情的深化,通过对“妒杀旧游诸侠少”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过去朋友们的怀念,以及对他们才华的赞赏;而结尾的“月明何处听琵琶”,则让人联想到夜晚的月光之下,是否有人能听到那悠扬的琵琶声,寄托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不仅描绘了作者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也透露出他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高远的志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