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池何事弄干戈,陈汉山中啸聚多。
不是使君承庙略,居人曾奈麦秋何。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陈汉山中啸聚多”中的“陈汉”指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啸聚”指聚集、结集。诗人通过描写当时战乱的情况,来讽刺唐宣宗的软弱无能。诗前两句写安史之乱起于藩镇,而其祸端则发于中原。“弄干戈”,即挑起事端。“居人曾奈麦秋何”,是说人民生活受到极大的破坏。“奈”犹奈,无可奈何。

【答案】

译文:

叛乱发生在边远的山区,不是朝廷的命令所招致,老百姓哪能忍受得了秋季的庄稼被毁啊。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沧创作的一首讽喻诗。诗中运用反问和设问手法,以直笔写出了安史之乱的起因和后果,表达了诗人对此的不满与愤慨。

“潢池何事弄干戈”,“干戈”即兵器。“弄干戈”指挑起战争。“潢池”指偏僻无赖的人聚集的地方,也指乱世。“弄干戈”指制造事端、挑起事端。诗人在诗中用“弄干戈”一词,表明叛乱的发生并不是由于朝廷的威令,而是由那些无赖之徒引起的。“陈汉”指东汉末年的群雄。“啸聚”指聚集、结集。“啸聚”即招兵买马,聚集力量,准备反抗朝廷。“陈汉”、“啸聚”,说明叛乱是由地方军阀引起。“不是使君承庙略”。“庙略”指治国方略,引申为皇帝的御旨。“承庙略”指接受朝廷的诏命,镇压叛乱。“承庙略”说明唐宣宗是被迫应战,而不是主动发动战争。“居人曾奈麦秋何”,语本《孟子·尽心下》:“夫子教我耕以种瓜,曰:‘瓜熟时,瓜主来食。’民以为然,至时瓜美,民又欲得其利焉。”意思是说老百姓对唐宣宗的讨伐感到无奈。“奈”字是无可奈何的意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