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临戎气拔旌,欃枪入夜照连营。
佩刀直抵沙中去,誓斩鲸鲵一洗兵。
《袁使君平寇歌》
幕府临戎气拔旌,欃枪入夜照连营。
佩刀直抵沙中去,誓斩鲸鲵一洗兵。
译文:
在幕府中面对敌军,士气昂扬如剑出鞘;
幕府临戎气拔旌,欃枪入夜照连营。
佩刀直抵沙中去,誓斩鲸鲵一洗兵。
《袁使君平寇歌》
幕府临戎气拔旌,欃枪入夜照连营。
佩刀直抵沙中去,誓斩鲸鲵一洗兵。
译文:
在幕府中面对敌军,士气昂扬如剑出鞘;
九鲤湖歌招道士 九鲤湖中山水深,九鲤仙人何处寻。 我来此地访遗迹,西风吹雨昼阴阴。 石床丹灶依然在,珠帘瀑布长不改。 跨鲤仙人去杳然,桑田几度变沧海。 斋心初向水晶宫,遥见青童玉女下云中。 鸾骖鹤驭应无数,中有红颜绿发之仙翁。 俨然授我金丹诀,沆瀣盘中和玉屑。 我也再拜三复之,临风直欲朝天阙。 君不见秦皇遣士访蓬莱,徐市楼船去不回。 骊山刑徒七十万,空馀金椁葬寒灰。 又不见汉武求仙开桂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一首七绝。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石梅行和郑给舍作:这是题目,描述了作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即“和郑给舍”即与郑给舍的诗歌作品相和。 2. 何物峥嵘如列戟,枯株云是罗浮魄。 “何物峥嵘如列戟”,意思是说这石头的形状像列戟一样高大而峥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枯株云是罗浮魄”,这里用“罗浮魄”比喻这石头虽然已枯萎,但它的形态却如同罗浮山的魂魄一般,富有生命力和活力。 3
诗句翻译与赏析: 第1-4句: ```plaintext 秣陵谁筑凤凰台,玉砌雕阑亦壮哉。 曾说当年登太白,西望长安落日哀。 太白昔侍金銮殿,草奏才高承帝眷。 被谗一旦流夜郎,万里飘零泪如霰。 ``` 注释与译文: - 秣陵谁筑凤凰台:在秣陵(今南京市)谁人建造了凤凰台? - 玉砌雕阑亦壮哉:用玉砌装饰的栏杆也很壮观。 - 曾说当年登太白:曾经说到李白当年登上了太白山顶,向西眺望长安城
君不见豫章之材轮菌离奇阴百亩,不知开辟以来盘踞几千古。 羊角长栖万里风,龙鳞惯作四时雨。 鬼神呵护谁敢伤,公输离娄遇之失其斧。 徂徕长松差可伦,区区拱把桐梓何足数。 此物胡为播海崖,合宫清庙工无取。 大材难用古云然,偃蹇于今若㟝嵝。 君不见蔡泽相印捐一朝,轻肥何劳问唐举。 又不见咸阳徬徨就五刑,李斯空羡仓中鼠。 世事多如蒲柳姿,望秋先零归无所。 我已自分老蓬蒿,汝博一官复龃龉。 三山山下笑相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三十六峰开洞天,大王幔亭相延连。 曾孙宴罢闻仙乐,虹桥一断何茫然。 停桡试一问玉女,青苔如黛挂暮烟。 金鸡洞里昼寂寂,乾鱼祠前草芊芊。 悬崖峭壁更窅窈,瑶草琪花沿溪绕。 分明有路到桃源,渔郎去后来人稀。 武林名公神仙客,手持瑚长七尺。 坐笑胡床净妖氛,日御茅龙生羽翮。 幨帷高映万山青,棨戟遥临溪流碧。 自从宝箓握丹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全诗如下: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 白日依山傍水慢慢沉落,黄河滔滔奔向大海里去。 - 如果要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从远望到登高望远的不同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首句“白日依山尽”描绘出夕阳西下的美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辽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郑喧之豫章》。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送郑文蔚之豫章访用晦王孙及方比部士功兄弟兼北上请先司马公恤典 郑生胸中富二酉,寂寞摛文嗟覆瓿。一区自分老衡门,干谒肯向天涯走。 四十无闻𨚗足忧,缔交我辈擅风流。熟读离骚痛饮酒,安知吾世有穷愁。 朝指豫章向余别,言向通家心转切。长裾岂为曳王门,授简梁园歌白雪。 君家司马昔日辖西江,谋折淮南气不降。诏起重来持节钺
《谒子陵祠》赏析 余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心中满是对古代贤者的敬仰与向往。在汉家宫殿的草离离、七里依然烟水绿的环境中,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那些古人的风采与情怀。 《谒子陵祠》是佘翔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如若有人兮山之曲,抚长松兮倚修竹等,无不展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特的艺术眼光。这首诗不仅让我领略了古人的智慧与才情,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注释: - 别驾陈公性喜酒,结交佘生良不偶。 - "别驾陈公"指的是担任地方行政长官的官员,他喜欢饮酒。 - "结交佘生"可能是指与此人有交情的人。 - "良不偶"意思是非常不幸。 - 南粤相逢情更亲,时时釂我以大斗。 - "南粤"指南方,可能是作者所在地或其友人所在的地方。 - "相逢情更亲"意味着在南方遇到后感情更加亲近。 - "时时釂我以大斗"意指常常用大酒杯招待作者。 - 鸿鹄胡为困网罗
【注释】 1. 天马山:在今安徽寿县西南。 2. 峭石:陡峻的石头。 3. 凌云:高出云霄。 4. 朱家:即朱孺人的父亲,这里代指朱孺人。 5. 佘家妇:指朱孺人的丈夫。 6. 婉娩:柔顺。 7. 莹然皎洁:晶莹光洁。莹,光亮;皎,洁白。 8. 承欢:侍奉父母亲欢娱。 9. 秋霜:比喻朱孺人的品德高尚。 10. 华堂:富丽堂皇的房间。开燕:设宴招待客人。 11. 紫芝晔晔:用紫芝作酒器
【注释】 袁使君:即袁可立,明末清初诗人。皖城:今安徽合肥。三辅:秦朝的首都长安(今西安)及其附近地区,汉代时属京兆尹管辖,称京兆,其地在今陕西中部一带,所以后人以“三辅”作为长安一带的代称。 惊多垒:指战争连绵不断,战局紧张。向军中借箸筹:意谓请求军中谋士出谋划策。箸,竹制筷子;筹,古代计算工具——筹码。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首句写南国烽火,笼罩二酋,表明战事的严重性
【注释】 庐岳:庐山。 五老峰:指庐山的东、西、南、北、中五座山。 凌风:乘着大风。 飞鸾:传说中有九条足的神马,这里指凤凰。 天池:指庐山上的含鄱口。 万壑:指群山中的峡谷。 【赏析】 《望庐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庐山雄奇壮美的自然风光。首联写山势突兀,五峰并立;颔联描绘秋水连天,芙蓉浸波的景象;颈联写诗人乘大鹏欲飞,与鸾鹤齐驱,远游天际;尾联则写庐山的幽深秀美
【注释】 桃花:指春日盛开的桃树。美酒:指醇香的美酒。醉名姬:使有名的女子陶醉。裘马:指穿着华贵的衣服,骑着良驹。长安:古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二月时:春天的时候。妻子:妻子。鹿门:地名。归自好:回到家乡过自己喜欢的日子。天涯风雨:比喻旅途艰险。莫教迟:不要让艰难和挫折阻碍你前进的脚步。 【赏析】 这首七律是一首赠别诗。陈本容是唐宪宗时的进士,曾官至中书舍人、御史大夫。元稹与陈本容同为中书舍人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陈汉山中啸聚多”中的“陈汉”指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啸聚”指聚集、结集。诗人通过描写当时战乱的情况,来讽刺唐宣宗的软弱无能。诗前两句写安史之乱起于藩镇,而其祸端则发于中原。“弄干戈”,即挑起事端。“居人曾奈麦秋何”,是说人民生活受到极大的破坏。“奈”犹奈,无可奈何。 【答案】 译文: 叛乱发生在边远的山区,不是朝廷的命令所招致,老百姓哪能忍受得了秋季的庄稼被毁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译文”“注释”,然后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 “天柱崔嵬控上游,长江东下堑皇州”,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高耸入云的天柱山巍峨地控制着上游,长江水东流奔泻,在峡谷中激荡。这两句是写景,交代了天柱山和长江的位置。 “荆舒一战鞍櫜卧,南顾无劳圣主忧”的意思是:荆楚、南越等地区经过一场战斗
【注释】 绿林扫尽:指平定黄巾起义。 凯歌还:指东汉光武帝刘秀平灭赤眉、铜马起义军后胜利凯旋的凯歌,这里借指平定黄巾起义。 禁中:皇宫。 颇牧:即班超,字仲升,东汉时期著名将领。 凌烟阁:唐代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功臣所建,在长安城北门上建有凌烟阁,将功臣画像挂在阁上,作为荣耀。这里借指唐王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通过写光武帝刘秀的功绩,表达了作者对唐朝的敬仰之情。全诗语言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