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寒云散作风,谁怜粉黛逐飞蓬。
亭亭一片中天月,仿佛清光照汉宫。
【注释】:
青海:即西海,今青海湖。寒云:指青海上空的阴云。散风:飘荡。谁怜:何人怜惜,意谓有谁来爱抚这朵随风而逝的粉黛花。飞蓬:比喻远行的人。亭亭:形容高耸的样子。中天月:天上最圆的月亮。清光:指月光。汉宫:汉代宫殿名。汉武帝建章宫在长安城北,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这里以之代指皇宫。
【译文】:
青海上空寒云四散,随风飘荡,谁又来怜惜那朵被风吹走的娇嫩的花呢?高高的一轮明月,宛如天上最圆最亮的月亮,皎洁无垠。它仿佛从天上垂下了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汉宫,照亮了汉武帝的宫殿。
【赏析】:
“明妃曲”是一首描写王昭君出塞时情景的诗。王昭君(公元前61年—公元前54年),名嫱,字昭君。西汉元帝时期宫女。因不愿贿赂画工毛延寿而失去入宫的机会。匈奴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她自请嫁与匈奴王,为汉元帝所许。后被送至匈奴,为左贤王妇。匈奴呼韩邪单于死,继立者乌达鞮侯单于继续和汉朝保持和亲关系,并娶汉宫女为阏氏(王后)。王昭君成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本篇写昭君离别家乡,远赴匈奴途中所见之景,抒发了对这位美丽女子的同情、惋惜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表现了诗人对昭君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惋惜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希望国家安定的愿望。全诗句句写景,处处抒情,意境优美,情思凄婉。
首句“青”,指青海湖一带的景色,用一“寒”字,点出了此时天气寒冷,寒气逼人的西北高原的冬景,给人以苍凉之感。次句“飞”,指王昭君被迫远嫁匈奴。一个“逐”字,写出了她被迫远离家乡的痛苦心情。
三四两句,写昭君在沙漠中所见的美景。“亭亭”形容她身姿挺拔,像亭亭玉立的少女一般。“中天”形容月亮明亮如洗,高悬天空。这两个词组把昭君的身材和月色写得如在眼前。“仿佛”二字写出了月光洒满人间的景象,好像从天上垂下来的月光一样。“清光”一词,写出了月光的皎洁。“照汉宫”,既指月光照耀着汉宫,也暗含着月光映照着昭君的身影。
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意境幽美,富有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