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畔草萧疏,千古怀沙恨有馀。
日暮哀猿正凄切,不知何处吊三闾。
【注释】
吊:凭吊,慰问。屈大夫:屈原。汨罗江:在湖南洞庭湖西,相传为楚大夫屈原自沉之地。怀沙:指屈原《哀郢》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三闾:即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屈原曾官至左徒,称左徒为三闾令,故后人称他为三闾大夫或三闾先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端午节时所作,当时诗人正在岳阳,他怀着敬仰的心情去汨罗江凭吊屈大夫的。全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第一句是说屈大夫的坟墓就在汨罗江边,那岸边的草已经长得稀疏了,说明屈大夫已经去世很久了;第二句是说屈大夫对楚国的忠心耿耿,他的爱国精神千古流传。第三句是说天黑的时候,哀猿在树上啼叫,让人感到凄惨,不知道该到哪里去祭奠三闾大夫。诗人用这些景物来烘托自己凭吊屈大夫的心情。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首句写景,颔联抒情,颈联写哀猿,尾联抒情,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把凭吊屈大夫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此诗以写景起兴,以吊屈收束,中间转折自然,过渡巧妙。首二句写汨罗江畔,草木萧疏,点出屈大夫已逝多年;后二句借日暮哀猿声,抒悼念之情。全诗情景交融,情真意切,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