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处瞰沧溟,有客凭高醉不醒。
睥睨城头低落日,飞来萝月数峰青。
【注释】
留云阁:在杭州西湖西北面。俯瞰:从高处看下面。沧溟:沧海。睥睨(pi ni):斜视。萝月:指月亮。青:青色,这里指山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居西湖时所作。首句写登高望远的壮阔景象;后两句写近观湖上夜景,以“俯察”和“仰视”来表现对西湖景色的喜爱之情。全诗写得空灵飘逸,意境深远。
白云深处瞰沧溟,有客凭高醉不醒。
睥睨城头低落日,飞来萝月数峰青。
【注释】
留云阁:在杭州西湖西北面。俯瞰:从高处看下面。沧溟:沧海。睥睨(pi ni):斜视。萝月:指月亮。青:青色,这里指山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居西湖时所作。首句写登高望远的壮阔景象;后两句写近观湖上夜景,以“俯察”和“仰视”来表现对西湖景色的喜爱之情。全诗写得空灵飘逸,意境深远。
九鲤湖歌招道士 九鲤湖中山水深,九鲤仙人何处寻。 我来此地访遗迹,西风吹雨昼阴阴。 石床丹灶依然在,珠帘瀑布长不改。 跨鲤仙人去杳然,桑田几度变沧海。 斋心初向水晶宫,遥见青童玉女下云中。 鸾骖鹤驭应无数,中有红颜绿发之仙翁。 俨然授我金丹诀,沆瀣盘中和玉屑。 我也再拜三复之,临风直欲朝天阙。 君不见秦皇遣士访蓬莱,徐市楼船去不回。 骊山刑徒七十万,空馀金椁葬寒灰。 又不见汉武求仙开桂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一首七绝。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石梅行和郑给舍作:这是题目,描述了作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即“和郑给舍”即与郑给舍的诗歌作品相和。 2. 何物峥嵘如列戟,枯株云是罗浮魄。 “何物峥嵘如列戟”,意思是说这石头的形状像列戟一样高大而峥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枯株云是罗浮魄”,这里用“罗浮魄”比喻这石头虽然已枯萎,但它的形态却如同罗浮山的魂魄一般,富有生命力和活力。 3
诗句翻译与赏析: 第1-4句: ```plaintext 秣陵谁筑凤凰台,玉砌雕阑亦壮哉。 曾说当年登太白,西望长安落日哀。 太白昔侍金銮殿,草奏才高承帝眷。 被谗一旦流夜郎,万里飘零泪如霰。 ``` 注释与译文: - 秣陵谁筑凤凰台:在秣陵(今南京市)谁人建造了凤凰台? - 玉砌雕阑亦壮哉:用玉砌装饰的栏杆也很壮观。 - 曾说当年登太白:曾经说到李白当年登上了太白山顶,向西眺望长安城
君不见豫章之材轮菌离奇阴百亩,不知开辟以来盘踞几千古。 羊角长栖万里风,龙鳞惯作四时雨。 鬼神呵护谁敢伤,公输离娄遇之失其斧。 徂徕长松差可伦,区区拱把桐梓何足数。 此物胡为播海崖,合宫清庙工无取。 大材难用古云然,偃蹇于今若㟝嵝。 君不见蔡泽相印捐一朝,轻肥何劳问唐举。 又不见咸阳徬徨就五刑,李斯空羡仓中鼠。 世事多如蒲柳姿,望秋先零归无所。 我已自分老蓬蒿,汝博一官复龃龉。 三山山下笑相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三十六峰开洞天,大王幔亭相延连。 曾孙宴罢闻仙乐,虹桥一断何茫然。 停桡试一问玉女,青苔如黛挂暮烟。 金鸡洞里昼寂寂,乾鱼祠前草芊芊。 悬崖峭壁更窅窈,瑶草琪花沿溪绕。 分明有路到桃源,渔郎去后来人稀。 武林名公神仙客,手持瑚长七尺。 坐笑胡床净妖氛,日御茅龙生羽翮。 幨帷高映万山青,棨戟遥临溪流碧。 自从宝箓握丹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全诗如下: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 白日依山傍水慢慢沉落,黄河滔滔奔向大海里去。 - 如果要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从远望到登高望远的不同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首句“白日依山尽”描绘出夕阳西下的美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辽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郑喧之豫章》。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送郑文蔚之豫章访用晦王孙及方比部士功兄弟兼北上请先司马公恤典 郑生胸中富二酉,寂寞摛文嗟覆瓿。一区自分老衡门,干谒肯向天涯走。 四十无闻𨚗足忧,缔交我辈擅风流。熟读离骚痛饮酒,安知吾世有穷愁。 朝指豫章向余别,言向通家心转切。长裾岂为曳王门,授简梁园歌白雪。 君家司马昔日辖西江,谋折淮南气不降。诏起重来持节钺
《谒子陵祠》赏析 余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心中满是对古代贤者的敬仰与向往。在汉家宫殿的草离离、七里依然烟水绿的环境中,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那些古人的风采与情怀。 《谒子陵祠》是佘翔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如若有人兮山之曲,抚长松兮倚修竹等,无不展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特的艺术眼光。这首诗不仅让我领略了古人的智慧与才情,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注释: - 别驾陈公性喜酒,结交佘生良不偶。 - "别驾陈公"指的是担任地方行政长官的官员,他喜欢饮酒。 - "结交佘生"可能是指与此人有交情的人。 - "良不偶"意思是非常不幸。 - 南粤相逢情更亲,时时釂我以大斗。 - "南粤"指南方,可能是作者所在地或其友人所在的地方。 - "相逢情更亲"意味着在南方遇到后感情更加亲近。 - "时时釂我以大斗"意指常常用大酒杯招待作者。 - 鸿鹄胡为困网罗
【注释】 1. 天马山:在今安徽寿县西南。 2. 峭石:陡峻的石头。 3. 凌云:高出云霄。 4. 朱家:即朱孺人的父亲,这里代指朱孺人。 5. 佘家妇:指朱孺人的丈夫。 6. 婉娩:柔顺。 7. 莹然皎洁:晶莹光洁。莹,光亮;皎,洁白。 8. 承欢:侍奉父母亲欢娱。 9. 秋霜:比喻朱孺人的品德高尚。 10. 华堂:富丽堂皇的房间。开燕:设宴招待客人。 11. 紫芝晔晔:用紫芝作酒器
译文 东山高阁耸入云端,倚靠雕花栏杆沉醉于傍晚的微醺。万家春树望不尽,隔林传来一声清磬,仿佛在呼唤我归去。 注释 - 东山:这里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具体位置不详。 - 高阁:指东山之上的高楼。 - 倚雕阑:站在栏杆旁边。 - 醉夕曛:沉醉于傍晚的暮色中。夕阳的余光。曛,晚霞的意思。 - 万家:成千上万的家庭。 - 看不尽:看不过来,形容数量众多。 - 隔林:隔着树林。 -
客中对月 客舍黄昏独倚阑,月光一片望中寒。 应知此夜深闺妇,肠断蛾眉不忍看。 注释与赏析: 1. 客舍:旅店,此处指的是作者临时居住的旅馆。 2. 黄昏:傍晚时分,天色渐暗。 3. 独倚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形容诗人在客居之地感到孤独。 4. 月光一片望中寒:整片月光洒下,使得观者感受到一种寒冷的感觉。 5. 此夜:指今夜。 6. 深闺妇:古代女子居住在内室,这里泛指所有妻子。 7.
【注释】 江口:指长江入海的河口。道中:在道路中。 萋萋(qī):形容草长得茂密。朝:早晨。别:分别。 壶公:传说中的仙人名,这里借指隐士。魂欲断:形容极度悲伤。 鹧鸪(zhègū):一种鸟,常在林间啼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故又称“行不得”。 【赏析】 这首诗描写诗人在江边道中的情景,表现了游子离别故地时悲愁的心情。首句写路旁芳草茂盛,点明季节。次句写游子早晨离开故溪而别
注释:在水边停下船来怀念逝去的朋友林成,曾一起到承明宫去拜谒。经过十年的岁月,再次经过这里感慨万千。独自站在溪边,怜爱那潺潺流淌的水声,就像当年去时的声音一样。 赏析:此诗是作者怀念亡友林成的感怀之作。诗人回忆十年前与朋友林成一起到承明宫朝拜的情景。那时他们一同泛舟湖上,共同欣赏自然美景。然而,经过十年的岁月,诗人再次来到此地,心中不免涌起感慨之情。 首句“泊水口怀亡友林制成”
注释: - 雨中溪亭即事:在雨中的溪边亭子里写诗。 一溪春水绿平桥:一条春天的溪流平静地流过一座绿意盎然的小桥。 野老临流酒一瓢:一个年老的人站在水流旁,手里拿着一个瓢子,准备喝点酒。 多少新诗吟不就:已经有多少首诗被吟咏出来了,但还没有完成。 东风吹雨滴芭蕉:风在吹动,雨落在芭蕉上,发出滴滴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春天的溪流、绿色的小桥、年老的人和酒壶,以及风和雨的交织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特点,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赏析。“真州”即真州(今属江苏省),张士馨是诗人的好友。这首诗是诗人寄赠友人的。诗中描写了一幅春日江城送别的景象:“杨柳绿毵毵”、“客舍长歌酒半酣”,生动地再现了送别的场景。首句点出时令:早春二月。次句写饯别地点:在江城的客舍之中。三、四两句写离情别绪:临别赠言。“寄语金陵游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