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鼎立石为朋,万古崔嵬不可登。
莫是三峰移海岛,至今高出白云层。
注释:
望江郎山口占(zhàn,音zhàn,意即“题诗”):这是一首描写望江郎山的七绝诗。望江郎山位于今安徽省和县东南长江北岸。这首诗描绘了望江郎山巍峨挺拔、难以攀登的特点。
空中鼎立石为朋(péng,音peng,意“并肩”或“并立”):意思是说,望江郎山耸立在天地间,就像两方鼎并立一样,显得格外高峻。
万古崔嵬不可登(kùi,音kuì,意“高峻、雄伟”):意思是说,望江郎山历经万年,其高峻之态依然不减当年,令人难以攀登。
莫是三峰移海岛(xīn,音xīn,意“或许”或“莫非”):意思是说,这三座山峰是否已经移动到了其他海岛上?这里作者表达了一种对望江郎山地理位置的好奇和疑问。
至今高出白云层(chū,音chǔ,意“仍”或“尚”):意思是说,尽管时光荏苒,世事变迁,但望江郎山依然矗立在云端之上,与白云相映成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望江郎山的七绝诗。首句“空中鼎立石为朋”,描绘了望江郎山耸立在天地间的场景,犹如两方鼎并立一般,显得格外高峻。次句“万古崔嵬不可登”,表达了望江郎山历经万年,其高峻之态依然不减当年,令人难以攀登的情感。第三句“莫是三峰移海岛”,则是一种对望江郎山地理位置的好奇和疑问。最后一句“至今高出白云层”,则表达了望江郎山依然矗立在云端之上,与白云相映成趣的画面。整首诗通过对望江郎山的独特描绘,展现了其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捕捉了望江郎山的自然风貌,使人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其巍峨壮观的景象。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