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谷风尘起,良人去不归。
青楼多涕泪,紫塞隔音徽。
月下秋砧急,庭前桐叶飞。
榆关万里道,何处寄寒衣。

诗句原文:

上谷风尘起,良人去不归。

青楼多涕泪,紫塞隔音徽。

月下秋砧急,庭前桐叶飞。

榆关万里道,何处寄寒衣。

注释解析:

  • 上谷风尘起:上谷指的是古代地名,风尘起指战乱发生。
  • 良人去不归:良人即丈夫,去不归指丈夫出征未回。
  • 青楼多涕泪:青楼为歌妓聚集之所,多涕泪指她们因丈夫远征而流泪。
  • 紫塞隔音徽:紫塞表示边塞,隔音徽可能是声音传播受阻的比喻,形容消息传递困难。
  • 月下秋砧急:秋砧是古代在秋季敲击的工具,用来抒发思乡之情。
  • 庭前桐叶飞:庭前指家门口,桐叶飞比喻秋天树叶飘落的景象,寓意岁月流逝。
  • 榆关万里道:榆关是长城关口之一,万里道形容边陲遥远。
  • 何处寄寒衣:寄寒衣表示寄送御寒衣物给远方的家人,表达对家人的关怀和思念。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戍边将士与家中妻室的相互思念情景进行描写,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带给广大民众的痛苦。首句“上谷风尘起”描绘了战乱带来的不安氛围,“良人去不归”直接表达了丈夫出征未能归来的无奈心情。接下来,诗中通过“青楼多涕泪”和“紫塞隔音徽”两联,形象地展现了战火连天的边塞之地以及信息隔绝的状态。尾联“榆关万里道,何处寄寒衣”则表达了对远在他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战事结束和平到来的期盼。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朴实而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