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惊长道,风尘惜旧绨。
钩云盘曲磴,沿月溯回溪。
南国疲征敛,西戎厌鼓鼙。
山深正愁绝,落日鹧鸪啼。
沅州道中四首
岁月惊长道,风尘惜旧绨。
钩云盘曲磴,沿月溯回溪。
南国疲征敛,西戎厌鼓鼙。
山深正愁绝,落日鹧鸪啼。
注释解释如下:
- 岁月惊长道 - 岁月:年华,时光;惊:惊动,使…感到惊异;长道:漫长的道路。岁月在漫长的道路上流逝,令人感到惊叹和惋惜。
- 风尘惜旧绨 - 风尘:尘土飞扬的环境;惜:爱惜,珍惜;旧绨:指旧时的丝质衣物,这里比喻过去的回忆或经历。珍惜过去的回忆和经历,因为那些记忆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 钩云盘曲磴 - 钩云:形容山路弯弯曲曲,如同钩子一样的形状;盘曲:曲折蜿蜒;磴:石阶。形容山路曲折蜿蜒,如同钩子一样的形状。
- 沿月溯回溪 - 沿:沿着;月:月光;溯:逆流而上;回溪:指回旋曲折的溪流。沿着月光逆流而上,寻找着回旋曲折的溪流。
- 南国疲征敛 - 南国:南方的国家或地区;疲征敛:疲惫不堪的征收;征敛:征收。描述国家或地区在战争或征讨后疲惫不堪,需要征收物资以维持生活。
- 西戎厌鼓鼙 - 西戎:西部的少数民族;厌:厌倦;鼓鼙:古代战争中用来发出信号的鼓和鼙(一种打击乐器)。描述西部的少数民族对战争和征讨产生了厌倦情绪。
- 山深正愁绝 - 山深:形容山势高峻;愁绝:极度忧愁,无法解脱。描述在山深处,人们因长期的战争和征讨而陷入极度的忧愁之中,无法解脱。
- 落日鹧鸪啼 - 落日:太阳即将落山的景象;鹧鸪啼:鹧鸪鸟的鸣叫声。描述太阳即将落山时,鹧鸪鸟在哀鸣,给人一种悲凉之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沿途的风景和感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战争与和平、自然与人文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人用“岁月惊长道”开头,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这种感慨不仅仅是对时间的感叹,更是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惊”字的使用,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留恋。
诗人用“风尘惜旧绨”来表达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这里的“旧绨”是指过去的丝质衣物,象征着过去的回忆和经历。诗人通过珍惜过去的回忆和经历,表达了对过去的一种眷恋和不舍。
诗人用“钩云盘曲磴”来形容山路的曲折蜿蜒。这里的“钩云”形象地描绘了山路的形状,而“盘曲”则强调了山路的曲折和复杂。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诗人用“沿月溯回溪”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行动。这里的“月”和“溪”分别象征着光明和宁静,而“溯”则意味着追求和追寻。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他对光明和宁静的向往以及对人生追求的态度。
诗人用“南国疲征敛”来表达战争带来的疲惫和痛苦。这里的“南国”指的是南方的国家或地区,而“疲征敛”则暗示了战争带来的疲惫和痛苦。这种描述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和支持。
诗人用“西戎厌鼓鼙”来表达对和平的渴望和期待。这里的“西戎”指的是西部的少数民族或地区,而“鼓鼙”则象征着战争和征讨。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他对和平的渴望和期待。
诗人用“山深正愁绝”来表达自己在高山深处的感受和心情。这里的“山深”指的是高山之中,而“愁绝”则暗示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心情。这种描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感慨和思考。
诗人用“落日鹧鸪啼”来结束全诗,营造出一种凄凉和孤独的氛围。这里的“落日”象征着生命的终结和消逝,而“鹧鸪啼”则增添了一种哀婉和悲凉的情感。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时间和人生、自然和人文、战争与和平、光明与黑暗等主题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