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岖逾岭路,到郭已昏钟。
城险苗难近,关高贾不通。
郊烟秋牧马,崖日暖收蜂。
民俗殊中域,生涯亦颇同。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以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思想感情,并联系题目的要求作答即可。“安南”是诗人的别称。从诗中可以知道,这首诗是诗人在安南所作,表达了诗人在安南生活期间的所思所感。前四句写自己初到安南时的情景;后六句写自己在安南的生活情况。

首联“崎岖逾岭路,到郭已昏钟”,意思是说越过山岭的路艰险曲折,到达城邑的时候天色已经黄昏了。“崎岖”指山路高低不平,“越”是越过。“到郭”是说到达了安南城(今越南首都河内)。“逾”是越过的意思,“岭”是指安南境内的山。诗人用“崎岖”和“昏钟”两个词写出了自己初到安南时的所见所闻:道路艰难,天色昏暗,时间已经不早了。这两句既交代了自己的行程,又点明了自己到达安南城的时间,为下文作了铺垫。

颔联“城险苗难近,关高贾不通”的意思是说城池地势险要,苗人难以接近,关口又高又陡,商人无法通行。这里所说的“城”“苗”指的是安南境内的山川地势及当地的少数民族。“险”、“高”、“近”、“通”,都是描写安南境内的山川地势及当地的少数民族。颈联“郊烟秋牧马,崖日暖收蜂”,意思是说郊外烟雾弥漫,秋天牧马的人正在放牧;山崖上太阳温暖,采蜜蜂儿正在采蜜。这两句描写了安南境内的山川景物。“烟”、“牧”、“日”、“收”都是描写自然景象的词语。

尾联“民俗殊中域,生涯亦颇同”的意思是说当地的风俗习惯与中原有所不同,但自己的生活也很相似。这里的“俗”指的是风俗习惯。“殊”是不同的意思。“中”指中原地区。“生涯”指生活状况。“颇同”,意思是很相似。尾联由写景转入抒情。这两句既写了当地风俗习惯与中原的差异,也表明自己与当地的百姓生活得很相似,表现了诗人在异乡生活的情况,抒发了诗人在异国他乡生活的苦乐感受。

全诗以记事为主,通过对安南的自然景观和社会风情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在异国他乡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诗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异乡之悲,也有异族之喜;既有对家乡的怀念,也有对异域风光的欣赏;既有对人生境遇的感伤,也流露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

【答案】

译文:

越过高山峻岭的道路艰险曲折,到达城邑的时候天色已经黄昏了。城防险恶难以接近,关口又高又陡商旅无法通行。

郊外烟霭缭绕,秋天牧马的人正在放牧;山崖阳光灿烂,采蜜蜂儿正在采蜜。

当地的风俗习惯与中原有所不同,但自己的生活也很相似。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安南生活时所作的一首七绝。诗人以记事为主,通过对安南的自然景观和社会风情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在异国他乡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诗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异乡之悲,也有异族之喜;既有对家乡的怀念,也有对异域风光的欣赏;既有对人生境遇的感伤,也流露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