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行湘水,春深别上都。
系舟南斗近,倚剑北云孤。
骨肉千行泪,风尘万里躯。
王孙江上草,何处采蘼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以及译文、注释和赏析:
日暮行湘水,春深别上都。
解释:太阳落山了,在湘江上行进;春天已经很深了,我离开了京城上都。
译文:太阳落山了,我在湘江上行走;春天已深,我离别了京城上都。
注释:湘水,即今天的湖南资江。上都,指的是当时的唐朝首都长安。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日暮时分独自行走在湘江边的情景。这里的“日暮”意味着太阳即将落山,而“春深”则暗示着时间已经流逝。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孤独、凄凉的心情。同时,“行湘水”也暗示了诗人的旅途是在远离家乡的湘江上进行的。
系舟南斗近,倚剑北云孤。
解释:我停靠在靠近南斗星的地方,依靠着剑指向北方的云。
译文:我停在靠近南斗星的位置,靠着剑指向北方的云。
注释:南斗,中国古代二十八宿之一,象征南方。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停船休息的场景,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受。诗人选择了一个特定的方位——南斗星附近,这可能寓意着他对某个特定目标的追求或者某种理想状态的追求。
骨肉千行泪,风尘万里躯。
解释:我的骨肉亲人流下成千上万的泪水,我历经风尘万里的艰难困苦。
译文:我的骨肉亲人流下了成千上万的泪水,我历经风尘万里的艰难困苦。
注释:骨肉,指的是父母和兄弟姐妹。风尘,泛指旅途中遇到的艰难困苦。
赏析:这句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亲情和生活的感慨。亲人的眼泪和自己的辛苦经历,都成为了诗人心中无法言说的痛苦。这种痛苦不仅仅是因为身体上的劳顿,更是因为心灵上的煎熬。
王孙江上草,何处采蘼芜。
解释:王孙在江边的荒草中徘徊,不知道何处能采摘到蘼芜花。
译文:王孙在江边的荒芜地带徘徊,不知道何处可以采摘到蘼芜花。
注释:王孙,古代贵族或文人的自称。蘼芜,一种香草,常用来比喻思念之情。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之情。诗人在江边寻找蘼芜,既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是一种深深的眷恋。这里的“王孙”可能是诗人自己,也可能是他的朋友或者其他文人。他们身处异地,却依然怀揣着对故国的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