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角苍山畔,孤城此岁残。
回风夜不止,清霜日以繁。
未惜琼树晚,还悲瑶草寒。
阳春在何日,幽谷待鸣鸾。
【注】这首诗是诗人在边城作的。霜节:指秋末时节。
鼓角苍山畔,孤城此岁残。
鼓角声声响彻苍茫的山岭,边城的残破城墙已在这深秋的时节显得更加凄凉。
回风夜不止,清霜日以繁。
夜风吹来不停,清寒的霜露一天天地加重。
未惜琼树晚,还悲瑶草寒。
可惜那琼枝玉叶不能等到春天再开放,却依然感到秋草的凄寒。
阳春在何日,幽谷待鸣鸾。
不知阳春佳节在什么时候到来,只希望幽谷之中能传来鸾鸟清脆悦耳的叫声。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戍守边疆的士兵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四句,每句五字,共二十个字。第一、二句写景,第三、四句抒情,第五、六句又回到写景,最后归结到希望。前两句“孤城”、“清霜”,写出了戍边将士所处的环境及心情;后两句“还悲”、“待鸣鸾”,表现了他们内心的愁苦和期待。
首联“鼓角苍山畔,孤城此岁残。”写景。这里用苍山和鼓角声勾勒出边地荒寒的景象,突出了环境的恶劣,为下面抒情蓄势。颔联“回风夜不止,清霜日以繁”承首联而来,进一步描绘出了戍边将士所处的环境及心情。
颈联“未惜琼树晚,还悲瑶草寒”抒情。“未惜”与首联中的“孤城”呼应,表明自己虽处在荒凉之地,但心中却无恨意,因为想到家中亲人还在,所以并不感伤;“还悲”则是由思亲而引起的愁绪,更增加了一层伤感。尾联“阳春在何日,幽谷待鸣鸾”抒发了戍边将士盼望春天到来的愿望和急切心情。
整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