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高台畔,空令故国存。
古人不可见,遗迹更堪论。
云度孤城夕,天车积水昏。
兴亡向来事,无处问乾坤。

【注释】

(1)高台:指汉宣帝时所建的柏梁台。

(2)故国:指长安。

(3)古人:指汉高祖、唐太宗、宋太祖、元太祖和明太祖。

(4)天车:星名,即牵牛星。

(5)乾坤:天地。

【赏析】

《西郊秋兴》十首,是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所作的一组诗。这组诗中,前五首写长安城西郊的荒凉景象,后五首抒发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忧虑,表现出作者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

第一首:诗人在高台上眺望着长安城西边的景色,想到自己空令故国长安存在。这里“高台”指的是汉宣帝所建的柏梁台。“寂寞”二字写出了诗人孤独的心情。“存”字表明诗人对长安城的留恋。

第二首:古代的圣贤人物都看不到了,只有遗迹可论。这里用“不可见”来表现诗人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怀念与敬仰。“不可见”则说明这些英雄人物已经消逝,只留有“遗迹”。

第三首:夕阳西下,云气飘忽,暮色沉沉,天空中星星点点。

第四首:天边的牵牛星像一座座小车,将积水的天穹压得昏昏沉沉,好像要沉入地底一般。

第五首:自古以来,国家的兴亡变化无常,哪里能知道它的原因?

第六首:黄昏时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只见一片凄凉萧条的景象,不禁感慨万分。这里的“登高”既点出时间,也为下文抒发情感作了铺垫。

第七首:登上高楼,俯瞰长安城西郊的景色,令人倍感凄凉。这一句描写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第八首:诗人站在高楼之上,遥望长安城西郊的景色,不禁感慨万千。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第九首:诗人站在高楼之上,俯瞰长安城西郊的景色,不禁感慨万分。这句诗通过描绘长安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憧憬。

第十首:诗人站在高楼之上,俯瞰长安城西郊的景色,不禁感慨万分。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眷恋之情,还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