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尔官难达,文章本凤毛。
投簪归海岸,挂席趁江涛。
张翰元思鲙,任公且钓鳌。
南逢徐孺子,应话旧同袍。
【注释】
舍人:官名。陆舍人:即陆贽,唐代著名政治家。子引:指陆贽的儿子陆子引。德章:即徐德章,唐代宰相。
惜尔:可怜你。
投簪:古代官吏辞职时把簪子插在帽边,表示辞官。这里指弃官。
归海岸:指回到海边隐居。
挂席:指挂帆乘舟,泛海远游。
张翰:晋代人,因见秋风起,思乡而弃官归隐。思鲙:指思念美食。任公:三国魏人任峻,任城(今山东济宁)人。他好钓鱼,自称“任公钓鳌”。
南逢:在南方遇到。徐孺子:即徐稚,东汉末年隐士。
应话旧同袍:应当畅谈过去同僚朋友的情谊。
【赏析】
此诗为诗人在罢相后所作,表达了他对仕途的无奈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句“惜尔官难达”,意为可惜你难以达到官位之高。诗人在这里借陆贽之口,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无奈和遗憾。他感叹自己虽有才华,但仕途却难达目的,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能。这种感慨既源于现实政治环境的残酷无情,也源于个人命运的不幸遭遇。
接下来“文章本凤毛”,意为文章如凤凰羽毛般珍贵。诗人用凤毛比喻自己的文章,表明自己的文章是经过精雕细琢、具有极高价值的作品。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反而深感自己与高位失之交臂,感到无比痛苦。
“投簪归海岸”一句,意为投簪辞官归隐大海之滨。这里的“投簪”是辞去官职的意思,而“归海岸”则是指归隐到海边隐居起来。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不满和厌倦,选择离开这个充满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地方,回归自然、追求宁静的生活。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心境变化,也体现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变迁以及文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反思和批判。
“挂席趁江涛”一句,意为挂帆乘舟,趁着江涛之势前行。这里的“江涛”指的是长江的波涛,象征着浩大的水流和无尽的动力。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生动画面,表现出了他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坚定决心。
“张翰元思鲙”一句,意为想起当年张翰思乡而弃官归隐的故事。这里的“张翰”指的是晋代人张翰,他在秋风萧瑟之际思乡情深,遂弃官回乡。诗人通过提及张翰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向往。
“任公且钓鳌”一句,意为任公也会像任峻一样喜欢钓鱼,并且可以钓到巨大的鱼。这里的“任公”指的是三国魏时的任峻,他以钓鱼为乐,自称“任公钓鳌”。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己未来生活状态的美好想象,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当前困境的豁达和乐观态度。
最后一句“南逢徐孺子”一句,意为在南方遇到了徐孺子,应该与他畅谈过去同僚朋友的情谊。这里的“徐孺子”指的是东汉末年的徐稚,他是著名的隐士。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同僚朋友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友情长久不变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描绘了一个充满矛盾和挣扎的形象。他的仕途之路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或沉沦,反而选择了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真正的快乐。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性特点,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