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院雨晴初,微风动绮疏。
凤池通紫极,云阙过清虚。
衮职闻封事,军情见捷书。
非才叨侍从,徒望五云车。
【注释】:
内直:皇帝近侍。
阁院:即翰林院,掌管制诰诏令文书的官署。
雨晴:指初春时节,雨过天晴。
绮疏:精美的帘帐。
凤池:指翰林院。唐时以凤凰为瑞应,故称翰林馆事为凤池。
紫极:天上的紫微垣,是帝王的象征。后借指帝王。
云阙:指皇宫,阙,古代宫门。
衮职:天子的礼服。
封事:朝廷上奏章给皇帝。
军情:军事情况。
五云车:传说中帝王的车驾。
【赏析】:
《内直》,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此诗是作者在翰林院当值时写的一首宫怨诗。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对偶工整,音韵和谐,语言流畅,情感真切,富有艺术感染力。
“内直”,即在宫廷内值班。
首句“阁院雨晴初”点明时间与地点。“阁院”,即翰林院,因有“内直”而设,是文臣待诏之处。“雨晴初”,既点出了天气,又点出了季节——早春,正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
次句“微风动绮疏”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微风轻拂着精美的帘帐,使人感到春暖花开,生机勃勃。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更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第三句“凤池通紫极”,进一步描绘了宫廷生活的美好景象。“凤池”,即翰林院,是文臣待诏之所。“紫极”,即紫微垣,是帝王的象征,这里借指皇帝。诗人以“凤池”比喻翰林院,以“紫极”比喻皇帝,表达了他对皇帝的敬仰之情。同时,这一比喻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身份——待诏文臣,虽然身处宫廷,但却无法直接参与到政治事务中去。
第四句“云阙过清虚”,诗人用“云阙”来比喻皇宫,表达自己渴望进入皇宫的愿望。“清虚”,即清静无为,这里是形容皇宫里的生活环境。通过这一比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衮职闻封事,军情见捷书”,诗人回顾了自己的经历。他曾担任过封事(朝廷上奏章给皇帝)的工作,也曾参与过军情(军事情况)的处理,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表面的工作。他真正关心的是国家的安危和百姓的生活。这一部分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他既有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又有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不满;既有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担忧。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首诗独特的风格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