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阁留樽罢,西台夜过时。
题诗倚骢马,换酒脱金龟。
菊院霜天静,枫城海月迟。
向来秋寺约,还许赴佳期。

【注释】

九月二十五日:即重阳节的前一天,古人以重阳为登高之期。侍御:官名,侍奉皇帝左右的官员。麓堂:即麓山,在今江西南昌市西南,是著名的风景胜地。骢马:指青白色的骏马,这里代指诗人。金龟:指用金属制成的装饰品,这里代指诗人所佩带的玉佩。菊院:指种菊花的庭院。

【译文】

九月二十五日在麓山的曹汝学侍御家相会,晚上就过他的住宅。

东阁里留了酒,西台上过了夜。

靠着马儿题诗,换下玉佩喝酒。

菊花院中霜天静寂,枫城海面上月色渐迟。

先前约定的秋寺之约要履行,这次还肯来赴佳期吗?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九月,当时作者在江西担任刺史。诗人与曹汝学、张伯英、李千药等游于九日重阳之期,在曹汝学家聚会,然后过其宅。全诗描绘出一幅幅富有生活情味的画面。

首联“东阁留樽罢,西台夜过时”,写诗人在曹汝学的住处留连饮宴,直到深夜才离开,表现了诗人和曹汝学以及李千药等人的深厚友情。

颔联“题诗倚骢马,换酒脱金龟”则写诗人和众人在曹汝学家中饮酒赋诗,畅快淋漓,直到第二天早晨才各自散去。这两句话中,“题诗”与“换酒”、“倚骢马”与“脱金龟”之间构成一种对比关系,表现出诗人与众位朋友豪爽的性格特点。

颈联“菊院霜天静,枫城海月迟”,则描写了诗人在曹汝学家所见到的自然景色。这两句诗中,“菊院”与“枫城”都是地点,而“霜天”与“海月”则是自然现象,二者之间也构成一种对比关系。这两句诗既写出了秋天的景物,又渲染了诗人的心情。

尾联“向来秋寺约,还许赴佳期”则写诗人在曹汝学家所遇到的情况。这两句诗中,“秋寺”与“佳期”都是时间概念,而“约”与“赴”则是两个动作。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交往情况,又表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以时间为线索,描绘了诗人在曹汝学家欢聚的情景,同时也展示了唐代社会风俗人情的一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