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天坛上,登临傍九霄。
川原一以眺,楼观郁岧峣。
洞口逢丹侣,花间醉碧箫。
清沙日色尽,翻恨马蹄遥。
【注释】
沈:沉。丹侣:道士。清沙:清澈的沙子。
赏析:
首联:“天坛沈道士观中,夏日天坛上,登临傍九霄。”
“天坛”,即天坛公园,位于北京城东郊,是一座以明清两代祭天祈谷的大型建筑群,有“先农坛”、“日坛”、“月坛”三处,故亦称“三坛”。
“沈”,沉,这里指沉浸于道教修行之中。
“道士观中”,是说在天坛中的道士洞府里。
这句诗写诗人在天坛中修炼,夏天登上天坛,眺望远方,心旷神怡,意气风发。
颔联:“川原一以眺,楼观郁岧峣。”
“川原”指大地、山川。
“一”,全,都。“眺”,远望。
“岧峣”(tiāo diāo),高峻的样子。
这两句诗写诗人登高望远,眺望四周的景色,山峦起伏,树木葱茏,高楼耸立,显得高大雄伟。
颈联:“洞口逢丹侣,花间醉碧箫。”
“洞口”,指洞中。
“丹侣”指道士或修道之人。
“碧箫”,绿色的竹制乐器。
这两句诗写诗人在山洞中遇见了一位修炼的道士,他吹奏着绿色竹制乐器,声音悠扬。诗人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仙境。
尾联:“清沙日色尽,翻恨马蹄遥。”
“清沙”,指清澈的沙子。
“日色尽”,太阳落山,天色已晚。
“马蹄遥”,指骑马行走在遥远的道路上。
这两句诗写诗人骑着马,走在通往远方的道路上,感叹时间过得太快,心中充满了遗憾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