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酒燕京夕,朱弦楚客心。
情亲不觉醉,慷慨岂忘吟。
哀柝霜天迥,丛篁雪馆深。
江湘旧行地,何日更南寻。

【注释】

醴酒:指美酒。燕京:古都名,这里泛指京城。朱弦:指弹琴。楚客:指屈原的弟子宋玉。情亲:感情深厚。不觉醉:不知不觉中喝醉了。慷慨:豪迈激越。岂忘吟:怎会忘记吟咏。哀柝:凄凉的号角声。丛篁:密集的竹丛。江湘:长江和湘江。旧行地:过去的旅行地。南寻:向南去寻求。

【译文】

在京城夜晚举行宴会,喝着醇美的酒,弹着楚客般的朱弦琴。感情深厚不觉中已陶醉,豪迈激越怎么能忘了吟咏呢!凄厉的号角声响彻霜天,密集的竹林掩映着雪馆。这是过去我常去的地方啊,什么时候才能再向南去寻觅?

【赏析】

《夜集世其次戴子韵》是李白于乾元二年(759)秋,从东鲁赴扬州途中,经金陵时所作的五言诗。这首诗写诗人在京城夜宴饮酒,听到凄厉的号角声,想到故乡的故人,表达了他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苦闷之情。

第一句“夜集世其次戴子韵”,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诗人在京城之夜与好友戴子容相聚饮酒作乐。

第二句“醴酒燕京夕”,点明宴会的地点是京城的燕京。“醴”为甜酒,“燕京”即指京城。“夕”字表明是傍晚时分。

第三句“朱弦楚客心”,说明宴会主人戴子容是一位楚人。“楚客”即指屈原的弟子宋玉。“心”字表明戴子容的心情是悲凉的。

第四句“情亲不觉醉”,说明诗人在戴子容的感召下,感情变得深厚而亲切,不知不觉中已陶醉其中。“不觉醉”说明诗人心情舒畅。

第五句“慷慨岂忘吟”,说明虽然诗人在戴子容的感召下感情变得激动而慷慨,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忘记吟咏。“岂忘吟”表明诗人心情豪迈。

第六句“哀柝霜天迥”,说明听到凄凉的号角声后,诗人感到心情更加忧郁。“哀柝”即凄凉的号角声,“霜天”表明天气寒冷。“迥”字表明号角声远远传开。

第七句“丛篁雪馆深”,说明听到凄凉的号角声后,诗人想象出幽静而清冷的雪景,进一步渲染诗人心中的愁绪。“丛篁”指茂密的竹林,“雪馆”指积雪覆盖的馆舍。“深”字表明雪景深深。

第八句“江湘旧行地”,说明诗人想到自己曾经到过江南和长沙一带游历过。“江湘”即江南和长沙一带,“旧行地”表示诗人曾经到过的地方。

第九句“何日更南寻”,说明诗人希望有朝一日能再到南方去寻求理想和抱负。“南寻”指南下寻找理想的归宿。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壮志未酬的苦闷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