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碗何年凿,瑶灯此夕然。
云流自五岳,月色近诸天。
定里金轮转,光中玉镜悬。
西来不灭影,常照法筵前。
鉴公房石镫
石头碗,是何时雕凿的?瑶灯今夜点亮了。
云彩流过五座山岳,月色接近诸天。
定里金轮转动,光芒映照玉镜悬。
从西来的不灭影子,常照在法筵前。
译文:
石头碗,是哪年雕刻的?瑶灯今夜被点亮。
云雾流转,从五岳流向天际,月光明亮照耀着诸天。
定里金轮旋转,光线映照出玉镜悬挂。
从西方来的不灭影子,常照亮法筵。
注释:
- 石碗:指佛教中的石制容器,通常用于供奉佛经或进行法会。
- 何年:疑问词,表示不知道具体的时间。
- 瑶灯:指精美的灯具,常用于照明或装饰。
- 云流:形容云雾缭绕、流动的景象。
- 五岳:中国五大名山,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 诸天:指天空中的众多神祇。
- 定里:地名,可能是某个佛教圣地或寺庙的名称。
- 金轮:佛教用语,指佛性或佛法的本质。
- 光中:指灯光照亮的地方。
- 法筵:佛教用语,指供佛和僧侣诵经的场所。
- 西来:指来自西方的佛教文化或教义。
- 不灭影:指永恒不变的光芒,象征着佛法的永恒与不朽。
- 常照:常用作佛教用语,指佛法永远照耀着众生。
- 法筵前:指佛教法会或宗教仪式举行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以“鉴公房石镫”为题,通过描绘石头碗的来历和作用,以及夜晚点亮瑶灯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气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佛教元素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也体现了佛教文化对人们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