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西访崆峒,东随河上公。
神仙自有友,不与世人同。
王屋留鸡犬,天坛蹑斗虹。
白云从此驾,去去入无穷。

【注释】

闲云子:指王屋山的道士王逸民。

崆峒:山名,在今甘肃平凉市西。

上公:对道士的一种尊称。河上公:即张道陵(字天师),东汉时期著名的道教创始人,传教于汉中地区。

神仙:指道士。

王屋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县西北。

鸡犬:比喻道士的家。

天坛:即天门山,位于今河南新郑市北。

斗虹:彩虹。

“白云从此驾”:指道士王逸民乘着白云而去,去往未知的地方。

无穷:指无限的空间、时间。

【赏析】

此诗描写了王逸民从王屋山出发,向东前往崆峒山,再顺黄河而上,经过河上公的居处,最后登上天门山,一路云游四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逍遥自在的形象。诗中通过描绘王逸民的旅途经历,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首句“送闲云子还河内”,点出了主人公的身份和目的地。闲云子是王逸民的别号,这里用“送”字表示诗人对他的关切和不舍之情。“还河内”则表明了王逸民的目的地,可能是他的家乡或者其他地方。这里的“河内”指的是黄河以北的地区,也就是今天河南省的一部分。

第二句“尔西访崆峒,东随河上公”,描绘了王逸民在途中的行程安排。“尔西”、“东随”都是动词,分别表示向西行和向东行的动作。“崆峒”是一座著名的道教圣地,位于今甘肃省平凉市西;“河上公”则是一位著名的道士,传说他曾经在黄河边上修行过。这句诗描绘了王逸民先到崆峒山拜访道士,然后沿着黄河向东而行,寻找另一位道士河上公。

第三句“神仙自有友,不与世人同”,进一步表达了王逸民的道家思想。这里的“神仙”指的是那些追求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人,“友”则是指志同道合的朋友。王逸民认为,真正的神仙是有朋友的,他们不会脱离人群,而是与普通人共同生活。这里的“不与世人同”则强调了王逸民的个性特点,他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而要追求自己的理想。

接下来的四句诗描绘了王逸民沿途的风景和感受。“王屋留鸡犬,天坛蹑斗虹”,这两句分别描绘了他的住处和所见之物。王屋山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县西北,是道教的重要圣地之一,山上有很多道士的住所。“留鸡犬”意味着王逸民在王屋山留下了自己的身影,留下了他的足迹,同时也留下了他的弟子们。“天坛”是一处风景名胜区,位于今河南新郑市北,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自然景观。“蹑斗虹”则是指王逸民登上天门山,看到了美丽的彩虹。这里的“斗虹”可能是指天空中的彩虹,也可能是指王逸民所见到的美景。

最后一句“白云从此驾,去去入无穷”,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思想。这句话表达了王逸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认为,只有像他一样追求自由、追求真理的人,才能达到真正的精神境界。这里的“白云”象征着自由、纯净和超然物外的境界,而“去去入无穷”则意味着这种境界是无限的,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找到。

整首诗通过对王逸民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追求自由、追求真理的道家形象。诗人通过对旅途经历的描述,表达了对于自由和真理的赞美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古代道教文化的特色和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