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高城春日斜,相留肯醉野人家。
白云对酒看山色,青草题诗到水涯。
隔岸鸣莺深坐树,傍楼飞燕故穿花。
竹林万古追游地,二阮风流未足夸。
袁冲霄先生同惟学来访
风起高城春日斜,相留肯醉野人家。
白云对酒看山色,青草题诗到水涯。
隔岸鸣莺深坐树,傍楼飞燕故穿花。
竹林万古追游地,二阮风流未足夸。
【注释】:
- 袁冲霄:指唐代诗人袁晖(字冲霄)。
- 惟学:作者的朋友。
- 高城:即“高墉”,高大的城墙。
- 相留:挽留。
- 肯醉:表示愿意留下来喝酒。
- 白云:这里形容青山。
- 青草:这里用来形容野花。
- 水涯:水边。
- 鸣莺:指黄莺在树上啼叫。
- 飞燕:燕子飞翔。
- 竹林:这里指风景优美的竹林。
- 二阮:指阮籍和阮咸,都是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竹林七贤之一。
赏析:
这首诗是袁晖与朋友惟学的相遇之作,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
首句“风起高城春日斜”,描绘了春天来临,阳光斜照在古城上的情景。这里的“风起”既是一种视觉感受,也暗示着一种心情的变化。接着,“相留肯醉野人家。”表达了两人想要留下来一起喝酒的愿望,展现了他们在自然中寻找宁静和放松的心情。
“白云对酒看山色,青草题诗到水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白云在天空中飘荡,仿佛与酒杯中的美酒相互映衬;而青草则在水边生长,似乎在邀请人们在上面留下诗句。这两句诗不仅形象生动,还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隔岸鸣莺深坐树,傍楼飞燕故穿花。”描绘了一幅鸟儿在树上欢快歌唱,燕子在花间穿梭的美丽画面。这些自然景物不仅为诗歌增色添彩,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亲近和喜爱之情。
“竹林万古追游地,二阮风流未足夸。”表达了诗人对于竹林的向往和敬仰之情。他认为竹林是古代文化的象征之一,也是文人墨客追求的理想之地。同时,他也认为阮籍和阮咸的风流才情并不足称道,这反映了他对两位好友的尊敬和赞赏之情。
这首诗以自然之美为主题,通过描绘四季变换、自然景观等元素来表达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富有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