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孤城云黯然,万峰飞雪此溪边。
烟斜细细萦寒日,风急飘飘落暮天。
何处玉珂迷紫陌,几家银烛照华筵。
茅堂此际堪乘兴,不放山阴半夜船。

何景明的《对雪怀刘朝信》是明朝著名文学家何景明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十月独自的孤城之中,看到万峰之上飘飞的雪花落在溪边的景象。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诗句详解
  • “十月孤城云黯然”:描述了十月的孤城,云雾缭绕的景象。孤城的冷清与云的暗淡相映成趣,增添了一份凄凉之感。
  • “万峰飞雪此溪边”:描绘了万峰上雪花纷纷落下,落在溪边的景色。这里的“飞雪”和“溪边”,营造出一种动态美和静态美的结合。
  • “烟斜细细萦寒日”:描述了烟雾在夕阳下轻轻飘动的样子。这不仅仅是一个动作描述,更有一种静谧、宁静的氛围。
  • “风急飘飘落暮天”:风力强劲,雪花随风飘落,天色变得昏暗。这里通过“急风”和“暮天”两个词,传达出一种紧迫和苍茫的感觉。
  • “玉珂迷紫陌”:用玉珂(指代贵族或官员佩戴的珠宝)来形容迷路的人,暗示了一种迷茫或困惑的状态。
  • “几家银烛照华筵”:描述几家人家在宴席上点着明亮的银烛,展现了一种繁华和欢乐的场景。
  • “茅堂此际堪乘兴”:在这样一个时刻,茅草屋的屋子非常适合饮酒作乐,表达了诗人对于此时此地的享受和快乐。
  • “不放山阴半夜船”:即使山阴(即山阴路,地名,位于今江苏南京)的夜半时分,也不要停止航行。这里的“不”字强调了诗人的决心和行动力。
  1. 译文及注释
  • 译文
    十月的孤城笼罩在一层淡淡的云霭中,四周山峰被飞舞的雪花装饰得格外美丽。烟雾缭绕,仿佛在夕阳的辉映下轻轻飘扬。一阵猛烈的风吹来,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黄昏的天空显得越来越暗。哪里还有人骑马在紫陌上迷失方向?哪家人家在明亮的烛光下庆祝宴会?在这个时刻,茅屋中的我正适合畅饮欢庆,不要等到山阴路的半夜才停船出发。
  • 注释
  • “十月”指的是农历十月。
  • “孤城”指的是一座孤立无援的城市,通常指边疆小城或军事重镇。
  • “云黯然”形容云雾密布,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 “万峰飞雪”形容山峰上白雪覆盖,景象壮观。
  • “烟斜细细萦寒日”形容烟雾在寒冷的阳光下缓缓升起,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风急飘飘落暮天”描写风力强劲,使得雪花飘落得更加迅速,黄昏的天空显得更加阴暗。
  • “玉珂迷紫陌”用玉制的马衔(玉珂)来形容迷路之人。
  • “银烛照华筵”描绘了宴会上明亮的蜡烛照耀下,华美的筵席场景。
  • “茅堂”指的是用茅草搭建的屋子。
  • “此际”指此刻。
  • “堪乘兴”表示可以尽情享受。
  • “山阴”指的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
  • “半夜船”意指夜晚的船只行驶。
  1. 赏析
  •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观,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动态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受。诗中的“烟斜”、“风急”、“雪飞”、“落暮”等词语,生动地捕捉了季节变换和自然环境的微妙变化,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

《对雪怀刘朝信》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境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孤独、寂寞、哀愁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反思和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