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谢城边溪水流,郢中风物更堪愁。
行人欲问阳春曲,此地犹传白雪楼。

注释:

吾郡:指我所在的郡。古要害地:指古时的军事要塞。

闲居兴怀:在闲暇的时候产生感慨。追咏古迹:追忆古代的遗迹。

谢城:指谢安镇守的会稽城,谢城即会稽。

郢中风物:指屈原流寓江陵(今湖北荆州)时的风物。郢中:指江陵。

阳春曲:指《阳春白雪》乐府,是古代著名的乐曲。

白雪楼:传说是屈原投江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军事要塞之地,由于远离政治中心,所以常常处于兵荒马乱之中。作者在这里过着一种闲居的生活,但是内心却常常被历史所打动,他时常追忆起古人的事迹,并感叹于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诗人描绘了谢城的景色。谢城作为一座军事要塞,自然充满了战争的气息,而流水潺潺的溪水更增添了一种静谧的氛围。这一句既描写出了谢城的地理环境,也为后面的抒情做了铺垫。

诗人转入对历史人物的回忆。这里的“郢中风物”显然指的是楚国的风土人情,而“更堪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景象所感到的忧愁和哀思。这里的“愁”不仅仅是因为战争的破坏,更是因为历史的消逝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人又提到了阳春曲和白雪楼。阳春曲是一种非常优美的乐曲,而白雪楼则是屈原投江的地方,这些元素都与诗人的情感息息相关。通过对比,诗人更加突出了自己的情感变化,从过去的宁静到现在的忧郁。

这首诗通过描绘谢城的景色、追忆历史人物以及提及美好的事物,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享受着闲居的生活,另一方面,他又被历史的变迁和个人的命运所困扰,这种矛盾的情绪贯穿了他的整个诗歌创作过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