芃芃芭蕉叶,植此园中央。
繁绿布重幄,层阴盖高堂。
孟夏日初赫,萧森蔽炎光。
众宾御华馆,四座借虚凉。
四序互更谢,南陵回朱阳。
穷秋多风雨,寒冬多雪霜。
危丛旦夕茂,绿叶日夜黄。
本无松柏固,安用夸其长。
徘徊视草莽,零落同一伤。

【注释】

  1. 芭蕉:一种常绿阔叶乔木。
  2. 芃芃:草木茂盛的样子。
  3. 植此园中央:种在园子里最显眼的地方。
  4. 繁绿布重幄:繁密的绿色像一层厚厚的帷帐。
  5. 层阴盖高堂:层层阴影遮天蔽日。
  6. 孟夏日初赫:孟夏,指农历四月;赫,明亮耀眼。
  7. 萧森蔽炎光:幽深寂静遮蔽了炽热的阳光。
  8. 四坐:四周围。
  9. 回朱阳:环绕红日。
  10. 穷秋:深秋季节。
  11. 多风雨:秋天多雨。
  12. 寒冬:冬天。
  13. 危丛:高处的树。
  14. 旦夕茂:早晚都茂盛。
  15. 绿叶:叶子变黄了。
  16. 本无松柏固:松树、柏树是耐久植物,比喻长久不衰。
  17. 安用夸其长:何必炫耀它们长得高长?
  18. 徘徊:来回走动,徘徊观望。
  19. 草莽:草丛。
  20. 伤:伤感。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之作,通过写芭蕉的生长过程和不同季节的变化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首联“芃芃芭蕉叶,植此园中央”,描述了芭蕉生长的旺盛和它在园子中的中心地位。
    颔联“繁绿布重幄,层阴盖高堂”,进一步描绘了芭蕉的茂密与高大,仿佛为园子提供了一片阴凉。
    颈联“孟夏日初赫,萧森蔽炎光”则表现了夏天时,芭蕉的浓荫如何遮挡住烈日。
    尾联“危丛旦夕茂,绿叶日夜黄”则描绘了芭蕉在不同时间的变化,从早晨到晚上,从绿色到黄色,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芭蕉的生长过程。
    这首诗通过对芭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时光易逝的感受。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观察自然、感悟生命的智慧和才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