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机中绢,拂拭明如雪。
裁为双中衣,罗带纷绾结。
亲持向我前,与我言结发。
岂足佩下体,聊以奉娱悦。
执此百年心,叹息一朝绝。
人故物自留,欲视不忍发。
藏之箧笥中,馀香日以歇。
【注释】
- 皎皎:形容洁白。绢本泛指丝绸,这里指丝织品。
- 机中:织布机里。
- 裁(cái):剪裁。双中衣:指两片合缝的中衣。
4.罗带纷绾结:指用罗带将中衣缚紧束好。
- 亲持:亲手拿着。向我前:指给我穿上衣服。
- 结发:男女成婚后,把头发结成发式,称为“结发”。这里代指夫妻。
- 岂足:何足以。下体:指妻子的身体。
8.聊:姑且。奉:敬献。娱悦:取悦于人。这里指取悦于己的妻子。
- 执此百年心:指一生一世的心念。
- 叹息:感叹。一日:一天。
11.人故物自留:人已不在,但物品还留在身边。
12.欲视不忍发:想打开看时又不忍心打开。
13.箧笥(qièsù):小箱子、小柜子。
- 馀香:指衣物的香气。歇:消失、消散。
【译文】
洁白如雪的绸子被机杼织出,裁成中衣后,它像罗带一样紧紧系在身上。亲手为她穿好衣裳,与她诉说结发之誓。哪里只是作为妻子的身体呢?我姑且以此取悦自己。抱着这样的心意活了一百年,却只能感叹一夜之间的分离。人虽然已经离去,但东西还在身边,想看也不忍打开。把它放在小箱子里收藏起来,那余下的香气一天天消退下去。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作者思念亡妻的感情。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细腻真挚,读来令人感伤。
首句写新妇的绢质白净如雪,喻意深长,暗示新妇纯洁无瑕,为下文作铺垫。第二句写新妇的服饰——中衣,既点出新妇的身份和身份特征,又写出诗人对新妇的怜惜之情。第三句写新妇的容貌端庄,气质高雅,并暗寓新妇是诗人的良伴和知音。第四句写丈夫亲手为新妇穿上中衣的情景,表现了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及丈夫对妻子的深情厚爱。第五句以反诘的语气说新妇不是用来作身体用的,而是值得珍惜的;第六句则以轻松的口吻说,暂且以此取乐而已,言外之意是妻子虽已逝去,但遗容犹在,仍可一睹其容颜。第七句承上启下,写丈夫因哀痛而感叹时光的流逝,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第八句承上而来一个转折,说人已逝去,但遗物犹存,触物伤情,不忍开启,可见其悲痛之深。最后一句,诗人将情感推向高潮,抒发了对亡妻的无限怀念和哀思。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由物及人,由实到虚,情感真切自然,凄婉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