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鸡报早朝,出户履长霜。
仰视东方星,三五不成行。
念子当此时,灯前理衣裳。
恍然失所在,零泪空滂滂。
【注释】:
- 鸣鸡报早朝:指早晨听到报晓的打更声。
- 出户履长霜:走出家门,脚踩着初秋的寒霜。
- 仰视东方星:抬头看东方的天空,看到星星。
- 三五不成行: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斗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三五成群。如果某夜星星排列不齐,说明天象有异;或者预示人间发生变故。
- 念子当此时:想着你在这个时候应该在家。
- 灯前理衣裳:在灯光下整理衣服。
- 恍然失所在:忽然觉得不知身在何处。
- 零泪空滂滂:眼泪流了一整天,却不知道为什么。
译文:
早晨听到打更声就起床了,一出门就感到寒冷刺骨的霜冻。抬头仰望天空,发现星星排列紊乱,无法形成正常的“三星”或“四星”。想起你这个时候也应该在家,我独自在灯下整理衣裳。忽然觉得自己不知何去何从,泪水止不住地流淌。
赏析:
《悼亡三首》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写于公元769年(大历四年)冬,诗人的妻子孟氏去世,作者在长安西郊与妻子的坟地上作此诗,表达了对妻子的怀念之情。
全诗情感真挚深沉,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沉郁顿挫,意境苍茫悲凉。其中,“三五不成行”一句,不仅描绘了夜空星辰排列杂乱无章的景象,也暗示了人间遭遇的不幸和变故。此外,“灯前理衣裳”一句,则展现了诗人孤独凄凉、内心空虚的形象。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场景和人物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思念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背景。